普门品感应网
标题

于藏王弟子赤松德真之教言--莲花生大师教言伏藏

来源:普门品感应网作者:时间:2019-10-12 09:50:39
于藏王弟子赤松德真之教言-----莲花生大师教言伏藏   艾历俾玛恭桑、黄毅英译 奇矣哉!莲花生大师受藏王赤松德真之请,调伏工地并建光荣即时圆满无量之桑耶寺。及后,王请身披深栗色斗蓬之上师坐于中央上殿丝垫宝座之上。王献上师以米酒并左右两手捧满杯之金与银。王献不同供物及七宝置于一腕尺松石花许之金曼达盘上。又于项上取下名为放光摩楼之松石饰物作日,另一颗名为金楼恭初者作月。又以不同宝物表四须弥四洲,供献

于藏王弟子赤松德真之教言-----莲花生大师教言伏藏

  艾历俾玛恭桑、黄毅英译

奇矣哉!莲花生大师受藏王赤松德真之请,调伏工地并建光荣即时圆满无量之桑耶寺。及后,王请身披深栗色斗蓬之上师坐于中央上殿丝垫宝座之上。王献上师以米酒并左右两手捧满杯之金与银。王献不同供物及七宝置于一腕尺松石花许之金曼达盘上。又于项上取下名为放光摩楼之松石饰物作日,另一颗名为金楼恭初者作月。又以不同宝物表四须弥四洲,供献上师并赞言:

不靠父母莲花中成就化身,   住金刚身调众生断生死流。   于无边证悟对具缘示佛性,   善巧方便调伏缚鬼魔以戒。   三身圆满行化身最为无量,   莲样金刚多寿前赞叹顶礼。   纵受五欲时无有执着染着,   慈悲而受令众生生起功德。   祈得无上甚深内义请纳受!   大师答言:‘王!汝喜见吾相耶?’   王答:‘如是?’并赞唱言:   远离病与四大超脱生与死,   具极大慈悲为众生利乐故。   汝心常住于法界内之本性,   诚然众生依怙汝相见之喜!大师复言:   当知上师更重要,   较此劫中之千佛。   皆因此劫之千佛,   以随上师后示现。   未有一上师之前,   佛之名亦不存在。

又云:   上师为佛又为法,   以此故亦为僧伽;   其为三宝之根本,   摒除一切他礼拜。   至诚承事汝上师,   令喜得一切成就!

\

王乃白莲师言:“大师,因地凡夫欲达佛果,觉悟之见为至要。何谓:‘具觉悟之见?’”

大师答言:“一切见之顶为觉心之菩提心要。一切大千世界十方善逝,乃至三界一切众生,其自性无上而皆乃觉心之菩提心要。此处之心乃指无生所起之万象。   汝或问:佛与众生又有何别耶?全为觉与不觉心之别。诸佛觉性本性乃于汝边,只汝迷矣。不知自心,众生流转六道。   汝或问:‘觉心之法为何?’此则如教法所言必须上师口授!   如此,‘心’为思维了别者故,有觉之境。勿假求心,观内!让心寻自!对心之自性具决定见!   首先,心与何处起?当下,住于何处?最后,又往何处!若心自寻自,即知所起,所住,所去皆无所得。‘如如’无有解释。‘心’无内外.其无观察者亦无所观.其为大元始觉醒无有中边,无量遍满本来空与自在.此元始觉醒内在及本有.非今时作而自始即在汝边.当具觉如是见之决定见!   具决定信者了知犹如虚空,心自始本然存在。如日,离无明黑暗之根。如莲花,不为过失所染。如金,自性不变。如海,不动。如河,不断。如须弥山,完全不变。一觉此如是,此即名为‘具觉悟之见’”。

王问:“何谓‘具修之觉受?’”

大师答言:“王,于此谛听!具修之觉受者,令汝心勿预设,勿坏并保持自在。勿置汝心于外或集中于内,无有专注点。于此本然自性之平等,不动,如灯火不为风所动也。   于此境界,或有觉受:觉识或感满溢,光明或顿停;大乐,光明或断思维;或感昏暗,混沌,与世间生活不调.若此之时,勿执其重要性,以其短暂生起故。勿实执之,此为‘具修之觉受’”。

王问:“何谓‘具行之平等味?’”   大师答言:“‘行’者修之无碍;无有散乱,纵无有修之所。如河不断之流,任何境中,行 住 坐 卧皆不忘失。‘平等味’者,所见者或五境起时,均以之为内性之觉醒,无有执着,无有取舍。犹如临宝贵之金山。此即为‘具行之平等味’”。

王复问:“如何‘跨妄念危险之污垢?’”   大师答言:“若静坐时妄念生起,一切所生均为心生。以心不实故,妄想无有实性。如云于虚空生,亦于虚空散。妄念于心中起亦于心中散。要之,思维亦为自法性。   ‘跨危险之污垢’者当心于不同之思维中流动,当专注于心。如贼入空楼,空思维无戮害空心之处。此即为‘跨妄念危险之污垢’”。

王问大师:“如何‘得果之不变决定?’”   大师答言:“谛听!菩提心之觉心非为因所生亦非为缘所灭。其非为智慧之佛所造亦非聪明之人所作。其本来在汝边为自然所有,当由上师口授而得认识,以心为诸佛之父故,即犹如认识已认识之人。   一切三世诸佛于得定得不断由觉心证悟,犹如王子上座,觉自始即时存在。远离惊恐,即为避免‘得果之不变决定’”。   王问大师:“如何‘断除 歧途与过患之障?’”   大师答言:“王,冀望与恐惧源自不具见之过患。觉之醒觉菩提心,非谓期望误证悟或恐惧堕于凡夫。   执修者及修之对象乃为未断二法思维之过患。汝法性本然自性离诸构作,无有修之对象亦无有修者,或有修之法。   取舍乃未断执着之过患。本来自在与空心之自性无有所得使汝执着,亦无有为敌者得以舍弃,无有取之功德亦无有舍之念故。   执着行持乃不知修法之过患。修法者远离对象及专注及知执着与染着无有根基。   一言以蔽之:见者离散乱,修者心住无处,行者不着于味而果为离有得,除此之外,三世诸佛不曾有教、现未有教、将来亦不教也!此谓‘断除歧途与过患之障’”。   王问上师:“何谓‘除散乱之过患?’”   上师答言:“纵已了悟心即是佛,勿弃汝师!纵已了悟相即是心,勿碍善缘!纵无成怫之希冀,恭敬三宝!纵无惧轮回,避去最微之过失!纵得本然自性之不动决定,勿低估任何教法!纵得三摩地觉受及高见等,勿作欺妄!纵悟轮涅非二,勿断众生之慈!”   王复白言:“何谓‘得决定?’”   大师答言:“自无始来汝心即为佛果之觉地具决定。一切诸法为汝心之幻相得决定,果在汝边不假外求得决定。汝师为佛之人化得决定,见之自性与修为佛之觉性得决定。如是得决定者汝应修!”   王复问曰:“何谓‘得口耳传承?’”   大师答言:“由普贤王如来之加持过口耳传与金刚萨埵,金刚萨埵传与极喜金刚之耳腔,极喜金刚交付师利星哈之心,师利星哈交与我 莲花生。赤松德真,于心中当保任!”   大师开示藏王日:“王,除非觉悟法性得无生自性,纵生为元首以如水中泡沫之化!   除非觉受离思维法性之自性,汝之国度与权力如虹之无常将褪减及消失!   除非与本有觉性如友之同伴,当离此生时,无法断王后、仆人与子民之执着,一切均如旅途中偶遇而必弃!   除非与见修之自然位娴熟,于此生轮回至下生时,如水车之边,流转生死! 除非以圣谛治国,竣法如毒树自毁。大王,祈汝能以法治国!   大师复开示藏王日:“吾王,于此世末,众生渴求胜法而不解。不随佛法然自称行人。于此之时,不少夸言者而少成就者。当汉、藏、蒙之佛法灭,如盔甲之破坏,众生难驯。当此之时,此等教法必须护持佛法,故当藏诸岩库。   吾王,汝之最后世将遇此教法及护持佛法者,汝将断生死流并得持明位,故现将此发表!   藏王大喜,即献金曼达并作无数礼拜及绕佛。   宝之印。密之印。托付之印。   伏藏教言胜妙法   应缘于此而出现   普愿见闻受持者   无碍现证佛悉地

\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锥餐壶 以锥餐壶

以锥餐壶成语名称以锥餐壶成语拼音yǐ zhuī cān hú成...

以铢称镒 以铢称镒

以铢称镒成语名称以铢称镒成语拼音yǐ zhū chēng yì成...

以逸击劳 以逸击劳

以逸击劳成语名称以逸击劳成语拼音yǐ yì jī láo成语...

以铢程镒 以铢程镒

以铢程镒成语名称以铢程镒成语拼音yǐ zhū chéng yì成...

最新文章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古诗原文[挑错/...

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 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

惟德动天,无远弗届。...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古诗原文[挑错/...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古诗原文[挑错/...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 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

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