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门品感应网
标题

二乘与大乘教法的区别 不在教法本身 而在于所利益的对象

来源:普门品感应网作者:时间:2019-10-12 09:52:36

\

zf:   yang兄,别来无恙?蒙您推荐,在下学习了上文。文中对涅槃等的阐述透露着作者的真知灼见,令人钦佩。  但文中对大乘的评说却多有误解之处。抛开原始佛教和大乘在修学目的上的差异不说,在对般若经和大乘空义的评论中便有可商榷之处。  文中对《般若经》有如下评论:    “《般若经》是直接将色与空划上等号的,它的经文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换言之,般若经认为空和现象没有差异,五受阴的现象中不仅没有本体,甚至五受阴的现象压根儿就被般若空观给空掉了。现象中找不到本质并不代表现象本身也被空掉、不存在了。总不能仗着‘生病’只是一种生理现象而不是一种永恒的实在,所以光荣地向全世界的卫生医疗机构摇旗呐喊:‘病是不存在的,我们佛教徒已经彻底解决医疗问题了!’”  我相信,许多大乘行人见到这一评价一定大喊冤枉!正如龙树菩萨所指出的那样:“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因此,“空”不是“不存在”,法空也不是说法压根儿就没有了。藏地宗喀巴大师便大声疾呼:“性空之空义是缘起义,非作用空无事之义”。汉地古德杜顺大师亦曾开示:“法无自性。相由故生。生非实有。是则为空。空无毫末。故曰无生。经云。因缘故有。无性故空。解云。无性即因缘。因缘即无性。又中论云。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这些大乘行人的教法无一不是在宣说缘起与性空的无碍本质。  关于心经的古今种种解说,无一不是直指缘起性空的法义。在下将当代济群法师对心经的开示附录于后,仁兄可以比较一下,上文中对般若经的评说与大乘行人的解说是否一致。  至于上文中对大乘的其他误解,在下就不一一指出了。  yang: 多谢厘清般若空观法义,您指出的方面确实是作者的明显错误,大家都是承认缘起有的。但在此前提下,似乎取向大不相同:杂含直指缘起有的无余灭尽,所谓此无故彼无,要由无明渴爱的灭而导致“有”的灭,而此“有”的灭即是涅槃,即是佛教修行的终极目标;而大乘则要在此缘起有上转染成净,开显如来功德至圆满以成佛,以觉行圆满的“缘起有”为终极目标,涅槃亦成自性清净的代名词。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取向恐怕是两种教法的根本分别。  如果抛弃既往大小乘争执的不良说辞,就此根本的分别请赵叔不吝赐教,不仅可以解除我等疑惑,而且可以就此熄灭对佛教危害极大的所谓大小乘之争。  若有比丘于老病死,生厌、离欲、灭尽、不起诸漏、心善解脱,是名比丘得见法般涅槃。【契经 杂因诵】”  根据这段经文,“凡是亲证真理、涅槃的人,就是世间最快乐的人。”等,应该指的是“见法涅槃”,“见法涅槃”并不等同于涅槃,只是对涅槃的一种明确的预期,而涅槃则另有所指:    “彼色(受、想、行、识)是无常、苦、变易之法。若彼色受阴永断无余,究竟舍离、灭尽、离欲、寂没;余色受阴更不相续、不起、不出,是名为妙、是名寂静、是名舍离。一切有余爱尽、无欲、灭尽、涅槃。【契经 五阴诵】”  ──文义明确,直截了当。  二麻子:   佛陀的这个教法当然是正确无误的。但请仔细想想,这个教法是从什么角度说的。  说白了,这个教法是对尚未破除我执的学人,从随顺“有我”“有个体”的角度说起的。显然,当破除我执实证无我并顺断了过去“有我”妄执所积累的相续后,证得涅槃,即不再有什么过去妄执的“我”继续存在,自然对这个自我而言,五阴等自此都谈不到了,称为“离”“断”等等。  但是,如果大乘菩萨已经破除我见我执,根本不被“(有)自我”的角度自限,则无我也不碍众生显现。佛陀已证涅槃,众生不还在这里活跃吗?既然不受此“个体”自限,则对五阴之类也谈不到什么离不离灭不灭,而是直接了当的“当体无生”。  “自性本清净”也罢,“本来无一物”也罢,从祖师禅看都偏向点静态,“一昧”是没问题的。却有点不“知有”的味道。所以说这个偏点“无”也是有道理的。当然,这些说法都是现在我们在看。六祖当年真实情况不是我们现在能考证的。后来在五祖处袈裟围住说法后,明显有改变。这里说的无呀有呀的,不是很粗的常断见。  所以,其实都对,并不需要矛盾。只是有时候要仔细考究一下佛说法面对的具体情况。嘻嘻,哈哈,一管之见,仅供参考。  yang:   谢谢麻叔,麻叔说的在理,不失为一种合乎逻辑的解释,但是否符合佛陀本意,还难以遽下定论。因此同样请麻叔拨冗通读一下《灭苦之道》,在下尚有问题请教。  二麻子:   客气客气……不过麻子有点不理解的地方。  yong兄注意过没有,对那些特别喜欢用类似考证的方法表白自己是,而别人不是“佛陀本怀”的人,他们能考证出他们自己的看法就是“佛陀本怀”吗?  嘻嘻。说真话,我不相信他们能也没看到他们能。却看到制造了佛门内斗。  zf: 非常高兴与兄交流心得!  四圣谛中“灭”谛所揭示的灭的“有”究竟是什么,这的确是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  南传圣僧罗侯罗.化普乐在其《佛陀的启示》一书中给出了如下非常具有启发意义的开示:    “我们再看看巴利文原典里若干涅槃的定义及说明:   ‘涅槃是彻底断绝贪爱:放弃它、摒斥它、远离它、从它得解脱。’   ‘一切有为法的止息,放弃一切污染,断绝贪爱,离欲,寂灭,涅槃。’  ‘比丘们啊!什么是绝对(无为)?它就是贪的熄灭、嗔的熄灭、痴的熄灭。这个,比丘们啊!就叫做绝对。’  ‘罗陀啊!熄灭贪爱,就是涅槃。’  ‘比丘们啊!一切有为无为法中,无贪最上。就是说:远离憍慢,断绝渴想,根除执著,续者令断,熄灭贪爱,离欲,寂灭,涅槃。’  佛的大弟子舍利弗回答一个游行者‘什么是涅槃’的问题时,他的答覆与佛所作无为法的界说(见上)一般无二:‘贪的熄灭、嗔的熄灭、痴的熄灭。’   ‘放弃、消灭爱欲与对此五蕴之身的贪求,就是苦的止息。’  ‘生死相续的止息,就是涅槃。’  因为涅槃是用反面文词所表达的,因此有许多人得到一种错误观念,以为它是消极的、表现自我毁灭的。但涅槃绝不是自我的销毁,因为根本无‘我’可毁。只能说它(涅槃)所销毁的是‘我’的幻觉、‘我’的错误意念。 佛在经历一种愉快、不愉快,或既非愉快亦非不愉快的感觉的时候,他知道这种感觉是不久长的。它即没有缠缚他的力量。经历这些感觉,不能使他情感激动。不论是什么样的感受,他都能经历而不受它的拘缚。他知道一旦躯壳朽败,这些感觉终将归于平静,就像油尽灯枯一样。  ‘因此,比丘们啊!有这样赋禀的人,才是赋有绝对的智慧。因为具有灭一切苦的智识,才是绝对的圣智。  ‘他这筑在真理上的解脱,是不可动摇的。比丘啊!凡是虚妄不实的,都是假法。凡是真实的、涅槃的,才是真理。因此,比丘啊!有这种赋禀的人,才是赋有绝对的真理。因为绝对的圣谛就是涅槃,也是实相。’  在另一部经里,佛毫不含糊地用真理一词代替涅槃:‘我将教你们真理,以及走向真理的道路。’在这里,真理的意义,很明确的就是代表涅槃。  什么是绝对的真理?依佛教说,绝对的真理就是:世间没有绝对的事物。凡所有法都是相对的、缘起的、无常不永恒的;而没有恒常不变、亘古永存的绝对的实体,诸如‘自我’、‘灵魂’或‘神我’等,无论在身内或身外。这就是绝对的真理。虽然,在通俗言词里,也有‘反面的真理’一词,真理却决不是反面的。体证这真理,就是对事物的如实知见,无有无明妄想;也就是断绝贪爱、灭苦、涅槃。在此值得记住的,就是大乘佛教‘生死即涅槃’的见解。同一事物可以是生死,也可以是涅槃,全在你的看法如何──主观或客观。这种大乘观点,大抵是从上座部巴利文原典中的观念演变而来。这些观念在我们方才短短的讨论中已经提到过。”  ──尊者在上面的开示中,有以下两点应特别注意:    一、涅槃是贪的熄灭、嗔的熄灭、痴的熄灭。  二、体证真理,就是对事物的如实知见,无有无明妄想,这就是涅槃。  由此可见,涅槃不是“生命”的结束,而是“错误生命”的结束。错误生命的结束,就是新生命的开始──对真理、对诸法实相的体证。  那么这个新生命具有什么特征呢?尊者开示:   “凡是亲证真理、涅槃的人,就是世间最快乐的人。他不受任何‘错综 (complex)’、迷执、忧、悲、苦恼等苛虐他人的心理状态所拘缚。他的心理健康是完美的。他不追悔过去,不冥索未来,只是扎扎实实地生活在现在里。因此,他能以最纯净的心情欣赏与享受一切,而不掺杂丝毫自我的成分在内。(译者按:即陶然与万物合一,浑然忘我之意。)他是喜悦的、雀跃的、享受着纯净的生活。他的感官愉悦,无所忧烦,心灵宁静而安详。他既无自私之欲求、憎恚、愚痴、憍慢、狂傲以及一切染著,就只有清净、温柔,充满了博爱、慈悲、和善、同情、了解与宽容。他的服务精神是最纯正的,因为他不为自己设想。他不求得、不积储、甚至不积贮精神的资粮;因为他没有‘我’的错觉,而不渴求重生。”  概括地说,在尊者看来,亲证涅槃的人具有两个最重要的特征:1、智慧──对真理、实相的体证;2、慈悲──最纯正的服务精神。而智悲双运不正是大乘行人所追求的根本目标吗?!  由此可见,贪嗔痴等缘起有的无余灭尽与智慧慈悲等功德的开显完全没有矛盾。  二乘与大乘教法的区别,不在教法本身,而在于所利益的对象。对那些发心从轮回中解脱的学人,佛为其宣说二乘教法;对不满足于自我的解脱,而欲利益众生者,佛为其传授大乘教法。  如同病人为治疗己病去看医生,医生自然悉心为其治疗;如果病人治好病后,或当初看病时,发愿要成为医生为别人治病,医生便会为其传授医疗理论和经验。  yang: 站在《灭苦之道》的立场,与赵叔商榷  【四圣谛中“灭”谛所揭示的灭的“有”究竟是什么,这的确是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  ──同意,对于这个“有”的解释歧异很多,大体来说,好象“有即五蕴”与“有即我执”两种看法是比较关键的。  【南传圣僧罗侯罗.化普乐在其《佛陀的启示》一书中给出了如下非常具有启发意义的开示:    “我们再看看巴利文原典里若干涅槃的定义及说明:   ‘涅槃是彻底断绝贪爱:放弃它、摒斥它、远离它、从它得解脱。’   ‘一切有为法的止息,放弃一切污染,断绝贪爱,离欲,寂灭,涅槃。’】  ──这里明确提出“一切有为法的止息”,并未说“杂染的”有为法的止息。  【‘比丘们啊!什么是绝对(无为)?它就是贪的熄灭、嗔的熄灭、痴的熄灭。这个,比丘们啊!就叫做绝对。’  ‘罗陀啊!熄灭贪爱,就是涅槃。’  ‘比丘们啊!一切有为无为法中,无贪最上。就是说:远离憍慢,断绝渴想,根除执著,续者令断,熄灭贪爱,离欲,寂灭,涅槃。’  佛的大弟子舍利弗回答一个游行者‘什么是涅槃’的问题时,他的答覆与佛所作无为法的界说(见上)一般无二:‘贪的熄灭、嗔的熄灭、痴的熄灭。’   ‘放弃、消灭爱欲与对此五蕴之身的贪求,就是苦的止息。’  ‘生死相续的止息,就是涅槃。’】  ──这段文字,似乎是将“见法涅槃”和涅槃统一来说了,但也有单纯描述涅槃的文字:‘生死相续的止息,就是涅槃。’  【因为涅槃是用反面文词所表达的,因此有许多人得到一种错误观念,以为它是消极的、表现自我毁灭的。但涅槃绝不是自我的销毁,因为根本无‘我’可毁。只能说它(涅槃)所销毁的是‘我’的幻觉、‘我’的错误意念。】  ──这段文字是针对认为涅槃是自我的毁灭的错见的,因为无我,所以没有一个自我被消灭,但这并没有妨碍涅槃是五蕴的灭尽这样一个命题。况且这个问题,早在佛世就有了:    尊者舍利弗就座,洗足已,语焰摩迦比丘:“汝实作是语:‘我解知佛所说法,漏尽阿罗汉身坏命终无所有。’耶?”  焰摩迦比丘白舍利弗言:“实尔,尊者舍利弗!”  舍利弗言:“我今问汝,随意答我。云何,焰摩迦!色为常耶?为非常耶?”  答言:“尊者舍利弗!无常。”  复问:“若无常者是苦不?”  答言:“是苦。”  复问:“若无常、苦,是变易法,多闻圣弟子宁于中见我、异我相在不?”  答言:“不也,尊者舍利弗!”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复问:“云何,焰摩迦!色是如来耶?”  答言:“不也,尊者舍利弗!” 复问:“受、想、行、识是如来耶?”  答言:“不也,尊者舍利弗!”  复问:“云何,焰摩迦!异色有如来耶?异受、想、行、识有如来耶?”  答言:“不也,尊者舍利弗!”  复问:“色中有如来耶?受、想、行、识中有如来耶?”  答言:“不也,尊者舍利弗!”  复问:“如来中有色耶?如来中有受、想、行、识耶?”  答言:“不也,尊者舍利弗!”  复问:“非色、受、想、行、识有如来耶?”  答言:“不也,尊者舍利弗!”  “如是焰摩迦!如来见法真实,住无所得,无所施设,汝云何言:‘我解知佛所说法,漏尽阿罗汉身坏命终无所有。’为时说耶?”  答言:“不也,尊者舍利弗!”  复问焰摩迦:“先言:‘我解知佛所说法,漏尽阿罗汉身坏命终无所有。’云何今复言非耶?”  焰摩迦比丘言:“尊者舍利弗!我先不解、无明故,作如是恶邪见说。闻尊者舍利弗说已,不解、无明一切悉断。”  复问焰摩迦:“若(有人)复问:‘比丘!如先恶邪见所说,今何所知见,一切悉得远离?’汝当云何答?”  焰摩迦答言:“尊者舍利弗!若有来问者,我当如是答:‘漏尽阿罗汉色无常,无常者则是苦,苦者寂静、清凉、永没。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有来问者,作如是答。”  舍利弗言:“善哉!善哉!焰摩迦比丘!汝应如是答,所以者何?漏尽阿罗汉色无常,无常者是苦,若无常、苦者是生灭法。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尊者舍利弗说是法时,焰摩迦比丘远尘离垢,得法眼净。【契经 五阴诵】  【佛在经历一种愉快、不愉快、或既非愉快亦非不愉快的感觉的时候,他知道这种感觉是不久长的。它即没有缠缚他的力量。经历这些感觉,不能使他情感激动。不论是什么样的感受,他都能经历而不受它的拘缚。他知道一旦躯壳朽败,这些感觉终将归于平静,就像油尽灯枯一样。】  ──“他知道一旦躯壳朽败,这些感觉终将归于平静,就像油尽灯枯一样。”“他知道”,是见法涅槃;“油尽灯枯”是涅槃。  【‘因此,比丘们啊!有这样赋禀的人,才是赋有绝对的智慧。因为具有灭一切苦的智识,才是绝对的圣智。  ‘他这筑在真理上的解脱,是不可动摇的。比丘啊!凡是虚妄不实的,都是假法。凡是真实的、涅槃的,才是真理。因此,比丘啊!有这种赋禀的人,才是赋有绝对的真理。因为绝对的圣谛就是涅槃,也是实相。’  在另一部经里,佛毫不含糊地用真理一词代替涅槃:‘我将教你们真理,以及走向真理的道路。’在这里,真理的意义,很明确的就是代表涅槃。】  ──佛陀的四条神圣的真理,最终的绝对的就是灭的真理,即涅槃。  【什么是绝对的真理?依佛教说,绝对的真理就是:世间没有绝对的事物。凡所有法都是相对的、缘起的、无常不永恒的;而没有恒常不变、亘古永存的绝对的实体,诸如‘自我’、‘灵魂’或‘神我’等,无论在身内或身外。这就是绝对的真理。虽然,在通俗言词里,也有‘反面的真理’一词,真理却决不是反面的。体证这真理,就是对事物的如实知见,无有无明妄想;也就是断绝贪爱、灭苦、涅槃。在此值得记住的,就是大乘佛教‘生死即涅槃’的见解。同一事物可以是生死,也可以是涅槃,全在你的看法如何──主观或客观。这种大乘观点,大抵是从上座部巴利文原典中的观念演变而来。这些观念在我们方才短短的讨论中已经提到过。”】  ──这里涉及涅槃的转义问题,涅槃即是空性,还是空性所显,如果是空性所显,那么空性所显的又是什么?依大乘,空性所显乃诸佛无量功德,那是要先承认在十二缘起之外另有一套诸佛功德的缘起系统,以菩提心为因,成佛为极果。但在阿含系统中只有一个缘起系统,就是十二缘起,这个系统以无明起,以纯大苦聚集终,空性所显即为十二缘起的终止,再无其它。故此在十二缘起系统下说绝对的真理,说空性,都直接指向灭尽、涅槃。  见此经:“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谓无明无故行无,无明灭故行灭,行灭故识灭,识灭故名色灭,名色灭故六入处灭,六入处灭故触灭,触灭故受灭,受灭故爱灭,爱灭故取灭,取灭故有灭,有灭故生灭,生灭故老病死忧悲恼苦灭,如是如是纯大苦聚灭。【契经 杂因诵】”  【尊者在上面的开示中,有以下两点应特别注意:    一、涅槃是贪的熄灭、嗔的熄灭、痴的熄灭。】  ──上面已经说过,在十二缘起系统中,贪嗔痴(亦即无明)的熄灭即是灭尽、涅槃,并未指向任何一种哪怕是功德无量的缘起状态。  【二、体证真理,就是对事物的如实知见,无有无明妄想,这就是涅槃。】  ──还是请注意“见法涅槃”与“涅槃”的区别。  【由此可见,涅槃不是“生命”的结束,而是“错误生命”的结束。错误生命的结束,就是新生命的开始──对真理、对诸法实相的体证。】  ──我们现在谈到的“生命”,就是“错误生命”,这个错误的生命的结束,就是灭尽、涅槃。“错误生命的结束,就是新生命的开始──对真理、对诸法实相的体证。”这个说法阿含中是没有的。另外,这个“新生命”必定需要依托一个缘起系统,而且决定不是十二缘起,这就引出了大乘的菩提心为因的缘起系统,到了“唯信能入”了。  【那么这个新生命具有什么特征呢?尊者开示:    “凡是亲证真理、涅槃的人,就是世间最快乐的人。他不受任何‘错综 (complex)’、迷执、忧、悲、苦恼等苛虐他人的心理状态所拘缚。他的心理健康是完美的。他不追悔过去,不冥索未来,只是扎扎实实地生活在现在里。因此,他能以最纯净的心情欣赏与享受一切,而不掺杂丝毫自我的成分在内。(译者按:即陶然与万物合一,浑然忘我之意。)他是喜悦的、雀跃的、享受着纯净的生活。他的感官愉悦,无所忧烦,心灵宁静而安详。他既无自私之欲求、憎恚、愚痴、憍慢、狂傲以及一切染著,就只有清净、温柔,充满了博爱、慈悲、和善、同情、了解与宽容。他的服务精神是最纯正的,因为他不为自己设想。他不求得、不积储、甚至不积贮精神的资粮;因为他没有‘我’的错觉,而不渴求重生。”】  ──很对的,每一个见法涅槃的人都是这样,他在坚定地趣向涅槃。  【概括地说,在尊者看来,亲证涅槃的人具有两个最重要的特征:1、智慧──对真理、实相的体证;2、慈悲──最纯正的服务精神。而智悲双运不正是大乘行人所追求的根本目标吗?! 由此可见,贪嗔痴等缘起有的无余灭尽与智慧慈悲等功德的开显完全没有矛盾。】  ──这是见法涅槃的人在趣向涅槃的过程中自然开显的特质,阿含中未有把这种状态定义为佛陀教法的根本目标。  【二乘与大乘教法的区别,不在教法本身,而在于所利益的对象。对那些发心从轮回中解脱的学人,佛为其宣说二乘教法;对不满足于自我的解脱,而欲利益众生者,佛为其传授大乘教法。  如同病人为治疗己病去看医生,医生自然悉心为其治疗;如果病人治好病后,或当初看病时,发愿要成为医生为别人治病,医生便会为其传授医疗理论和经验。】  ──区别就在教法本身,包括对生命缘起系统以及涅槃的不同看法。反而在利益的对象方面,两种教法好象区别不大,阿含教法关注个人解脱,同时也鼓励有能力的人尽量帮助别人获得解脱知见,间接的帮助别人解脱;大乘教法的“为度众生愿成佛”更是包含了自他两方面的解脱。  zf: 心平气和的交流,多么令人愉快!  “这里涉及涅槃的转义问题,涅槃即是空性,还是空性所显,如果是空性所显,那么空性所显的又是什么?依大乘,空性所显乃诸佛无量功德,那是要先承认在十二缘起之外另有一套诸佛功德的缘起系统,以菩提心为因,成佛为极果。但在阿含系统中只有一个缘起系统,就是十二缘起,这个系统以无明起,以纯大苦聚集终,空性所显即为十二缘起的终止,再无其它。故此在十二缘起系统下说绝对的真理,说空性,都直接指向灭尽、涅槃。”  ──仁兄这里提及的两套缘起系统的问题,的确是大小乘的重要差别,是无法回避的。  《阿含经》中涅槃的定义是:“涅槃者,贪欲永尽,瞋恚永尽,愚痴永尽,一切诸烦恼永尽,是名涅槃。” 因阿罗汉已经断尽一切烦恼,没有于三界中受生的因缘,所以不再三界受生,故说“不受后有”,这在原始佛教的系统中是自然的结果。原始佛法虽讲缘起,但讲“缘起”的目的是为了“缘灭”。  而菩萨因大悲心切,不证二乘极果,以菩提心为因,遍法界利益众生。大乘缘起说,在缘灭(烦恼的灭)的同时,如来功德得以开显(缘起)。同原始佛法相比,大乘的确是另外一个缘起系统。  “我们现在谈到的“生命”,就是“错误生命”,这个错误的生命的结束,就是灭尽、涅槃。“错误生命的结束,就是新生命的开始──对真理、对诸法实相的体证。”这个说法阿含中是没有的。”  ──是的,这是站在大乘的立场上的说法。  “另外,这个“新生命”必定需要依托一个缘起系统,而且决定不是十二缘起,这就引出了大乘的菩提心为因的缘起系统,到了“唯信能入”了。”  ──说到“唯信能入”,在下认为,不但大乘的菩提心缘起系统要靠信入,四圣谛和十二缘起的入手处也是个信字。二乘行人在修行开始时如何能实证四圣谛和十二缘起?自己未实证十二缘起,而在佛陀的指导下修习八正道去“缘灭”烦恼,不正是靠“信入”吗!文摘:心经开示 (节录)济群法师  【有空不二──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有与空是哲学中的一对重要范畴,也是佛法中重点讨论的内容之一。《心经》中色受想行识的五蕴法门,是代表着有的存在。与有相对的是空,在一般人经验中,总以为有与空是对立的,他们认为有不是空,有在空外。本经阐述了有与空的关系,说明有空不二的道理。  要认识有与空的不二,先得说明有。有,在我们常人观念中,它与“实在性”往往联系在一起,当我们说到有时,便会觉得自体有,实在有,人类对事物的实在感是根深蒂固的,它具有普遍和相通性。如原始野蛮人不知梦境是不实的,一旦做了一个恶梦就惊恐万状,以为灾难就要降临了,于是要祈祷三天。婴孩不知道镜里的影像是虚假的,他们见到镜里影像,就会乱抓乱笑。  至于文明人虽然知道梦境的不实,但却以为认识的一切物件都是实在的;科学家虽然摆脱了常人的错觉,但他们在分析物质现象时,由于智慧不够,往往就会认为构成物质的元素是实在的,如原子说,极微说;哲学家的智慧,似乎又高一畴,他们已能透视到现象的虚假性,但他们却又执著隐藏在现象的背后,有个永恒不变的本体,如泰勒士的“水”,巴门尼德的“存在”,柏拉图的“理念”。从原始幼稚人到现代文明人,乃至科学、哲学家,他们对存在的认识虽有程度上的不同,但所产生的实在执却是一样的。  人类的对“有”所产生的实在感,是“自性见”的表现。须知“自性”一词,或译自体,含有自己有,自己成,自己规定自己,本来如此,实在,恒常的意义。从自性见出发。我们对“有”的一切,必然会有实在感。然而,以般若中观的智慧来看。“有”是缘起有,世间一切有的现象,莫不是众缘所生。也就是说:任何一种有为现象的存在,都是由众多条件和合,由条件决定它的存在性。  缘起与自性是势不两立的。世人无知,不了解“有”的缘起性,才会出现自性见,实在感,假如认识到“有”的缘起性,必然知道无自性。因为自性:是以“有”的一切现象,为自己有,自己成,自己规定自己;而缘起:是以“有”的一切,为条件有,条件成,条件规定。因此,缘起的“有”不是本来如此,更非恒常的,实在的。由此可知,对“有”的实在感,是错误的。  《大智度论》卷十二说到有,从程度上分三种不同:一曰相待有,二曰假名有,三曰法有。  相待有:是相待而有,离开相待的物件就无法说明。比如说我们认为这个花瓶很大,那是相对小的花瓶说的;说这个人胖,那是相对瘦人。高是相对低说的,长是相对短说的,美是相对丑说的,善是相对恶说的,离开大,小是什么?离开胖,瘦是什么?离开高,低是什么?因为大小、胖瘦、高低、长短、美丑、善恶都相待假立,是为相待有。  假名有:事物的存在不过是一种假名安立,随着不同的因缘安立不同的名称。正如我们眼前的台子,人们称它曰桌子。桌子只不过是一大堆木料的组合,离开木料,请问桌子是什么?这一大堆木料古人将它叫桌子,它便是桌子;古人将它叫椅子,它便是椅子了。可见桌子或椅子不过是一个假名。同样的我们说人,也是一个假名。如果古人把我们这个有情生命叫做猪,把猪叫做人,那么现在要是不称你为猪,阁下听了,恐怕会生气,你竟然瞧不起我,不把我当猪看待,真是岂有此理。可见人、猪乃至世间一切都是假名安立,假名而有。 法有:是指世间万物万事名称虽然假立,但也不是什么都没有,因为事物除了名称之外,尚有形成现象的种种因缘。这些因缘虽无自性,但假相宛然,这因缘法的有,便是法有。  《金刚经》对有的实质也作了深刻的说明,认为有,只不过是假有。经中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有为是具有生灭、造作的一切现象。如梦:梦境虚假,这是众所周知的,可是梦中人却执以为实,觉醒了才觉得可笑。诸法如梦,虚妄不实,但世间有情无明妄想故,执以为实,智者从无明梦中觉醒,乃知诸法无实。如幻:幻,是由幻师用幻术,幻现种种事物,如马、车、房舍、人物等,客观上虽然没有实物,但却宛然存在我们眼前,有色可见,有声可闻,“有”的存在也是这样,虽空无自性,而假相宛然。如泡:泡是水因气体出现了,华而不实,瞬间即逝,诸法如泡,刹那生灭。如影:影是阳光投射下显现的,太阳落山影也随之消失,诸法如影但随缘现,缘散即无。如露、电:喻诸法存在的短暂性。应作如是观,是要这样的去看待“有”的一切。  与《金刚经》同一思想体系的《维摩诘经》维摩大士假示疾为大众说无常、空的道理:“是身如聚沫,不可撮摩;是身如泡,不得久立;是身如炎,从渴爱生;是身如芭蕉,中无有坚;是身如幻,从颠倒起;是身如梦,为虚妄见;是身如影,如业缘现;是身如响,属诸因缘;是身如浮云,须臾变灭;是身如电,念念不住”。这是从色身,说明有为法的无常、空,显示存在的虚假性。  明白了有,再来说明空。通常我们以为:有是存在,有就不是空,空是不存在,空就不是有,因此有在空外,空有对立。可是以般若中观智慧来看,空有不但不对立,而且是一体的。所谓空,不必在有之外,也不必事物毁灭了始谈空;因为有是缘起有,有的当下就是自性空。因此佛法是依有明空,有空一体。  《大智度论》卷十二提出三种认识空的方法:一曰分破空,二曰观空,三曰自性空。  分破空:又称析空观,是通过对有的分析,由粗而细,由细而微。佛教中的有部学者,就是采用这种方法对五蕴色身进行分析,发现了五蕴色身中我了不可得,提出我空;但在分析色心现象时,一直分析到物质或精神不能再分析的部分时,便提出了极微说,认为此极微法实有,因而出现了我空法有的思想。其实,分破空的意义是在破除人我执;至于物质现象倘若加以分析,极微也是不能成立的。《唯识二十颂》就曾对极微说进行了破斥,你说有不可分的极微,请问极微有没有体积?假如有体积,就存在东西南北上下的六方,那还是可以分析,可见极微说是不能成立的。  观空:是从观想的意义上认识空。如那些修瑜伽止观的人进入止观状态时,能随着他的观想显现种种境相。修火观,观想成就,见到处都是火;修水观,观想成就,见到处都是水。在现实生活中有“李广射虎”及“杯弓蛇影”的典故:李广认石头为虎,结果能将箭射入石头中;某先生误认弓为蛇,导致肚皮大痛三天。止观的水火及典故中的虎蛇,事实上都没有,然观想中的人却认为宛然存在。从随人观想而境像显现,唯识者悟到了外境无实,随心所现,因而提出万法唯识。观空者破除了外境实有的执著,却难免落入心有境空。那么,这种空还是不究竟的。  自性空:自性,是自己有,自己成,本来如此的意思。世间外道不了解诸法的缘起性,他们在接触事物中,难免出现自性见;小乘有部虽然知道缘起,但同时也觉得诸法有自性。然以一般中观学者看,自性与缘起是不能并容的。《中论观有无品》说:“众缘中有法,是事则不然,性从众缘出,即名为作法。性若是作者,云何在此义,性名为无作,不待异法成。”缘起是作法,由众缘所作而成,自性乃无作,自己有,自己成,不待众缘。中观学者以为:缘起必然无自性,这就是自性空。  《心经》中:“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从自性空的立场来说明的,色,不是世间人所执的自性色,是因缘所生的色;空,也非世人所说一无所有的顽空;或者认为人死如灯灭,一个生命彻底消失了,那是断见。空,乃是自性空。《中论观四谛品》说:“未尝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十二门论观因缘门》说:“因缘所生法,是即无自性”。色是缘起的,色必然是无自性、空。因此说:色不异空,色即是空。  有人说:“色即是空”还好理解,“空即是色”这似乎就说不通了,造成这种看法的原因,还是因为把空理解为顽空,中观说空乃是自性空,自性空并不否定缘起的假相。《中论·观四谛品》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说为假名,亦名中道义”。说缘起法是无自性、是空,并不坏缘起的假相,所谓缘起有而自性空,自性空而宛然有。因此,色不异空,自然空也不异色;色即是空,空自然即是色。原本在世人心目中一向对立的有空二法,在般若中观智慧的观照下,得到了统一。  空有不二的思想,是为遣除世间的有见、空见,世人因为不了解有,对“有”的一切生起错误的认识和执著,导致了人生种种烦恼、痛苦。《经》曰:“色即是空”是要我们看破“有”的实质,是虚幻、是无常、是无自性、是空。一个人倘若真正的认识到“有”的实质,他还会因为有的问题而生烦恼吗?还会为物所累吗?世间还有一部分人,他们的智力更高一些,已能看破有的虚幻实质,但因为不了解缘起因果,认为世界一切既然都是虚幻的,人生的事业最终都要归于毁灭,那么生存还有什么价值意义可言呢?于是他们不顾社会道德,放纵自己的身心为所欲为,导致虚无主义。《心经》曰:“空即是色”便是对治这种邪见,说明万物虽空,但缘起因果还在不断延续中,人生的善恶行为都是有果报的。

编辑:小勇

\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仪表堂堂 仪表堂堂

仪表堂堂成语名称仪表堂堂成语拼音yí biǎo táng tán...

以长攻短 以长攻短

以长攻短...

仪态万方 仪态万方

仪态万方成语名称仪态万方成语拼音yí tài wàn fāng成...

以黑为白 以黑为白

以黑为白成语名称以黑为白成语拼音yǐ hēi wéi bái成...

以防未然 以防未然

以防未然成语名称以防未然成语拼音yǐ fáng wèi rán成...

最新文章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古诗原文[挑错/...

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 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

惟德动天,无远弗届。...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古诗原文[挑错/...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古诗原文[挑错/...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 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

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