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门品感应网
标题

了解我们罪业的本质

来源:普门品感应网作者:时间:2019-10-12 09:54:13
佛法讲因缘是讲三世,就是我们先观察过去,我们往过去的生命去观察,怎么样观察呢,「从无始来,直至今生」,我们过去有很多的生命,在人间得果报、在天上得果报,有种种的果报。每一期的果报当然都造很多业,这个业是怎么回事呢?「所作恶业,无量无边」,大部分都是造恶业,而且业是无量无边。就是现在我们这一念心,当然我们这一念心有八识,我们这一念心,它不但是不断的生起作用,也蕴藏我们过去的很多业力。我们这一念心,感

了解我们罪业的本质

佛法讲因缘是讲三世,就是我们先观察过去,我们往过去的生命去观察,怎么样观察呢,「从无始来,直至今生」,我们过去有很多的生命,在人间得果报、在天上得果报,有种种的果报。每一期的果报当然都造很多业,这个业是怎么回事呢?「所作恶业,无量无边」,大部分都是造恶业,而且业是无量无边。

就是现在我们这一念心,当然我们这一念心有八识,我们这一念心,它不但是不断的生起作用,也蕴藏我们过去的很多业力。我们这一念心,感觉到现在好像什么事也没有,身体健康心情愉快。但是其实不同!我们要入这个因缘观,哎呀!不得了!「所作恶业,无量无边」,我们这一念心聚集了过去生中所含摄的五逆十恶,种种的罪业在里面。

这些罪业有多少呢,讲一个譬喻,「假使恶业有体相者,十方虚空不能容受」,当然业是没有形相的,但是「假设」,假设这个业就像抚尺一样,它占有一定的空间,假设把我们每一个人过去的恶业累积起来,十方的虚空不能容受。这件事情是这样的,就是我们这一念风平浪静的心中,它积集了无量无边的罪业在里面,我们要知道这件事,很多的罪业我们都还没得果报,这是对望过去。

\

从无始来,直至今生,所作恶业,无量无边,假使恶业有体相者,十方虚空不能容受

佛陀在《阿含经》告诉阿难尊者说:阿难你看,你看那个大梵天王,当然大梵天王不是一个,有很多的大梵天王。大梵天王有时候入定,有时候出定,他是初禅。他说那个大梵天王他入定的时候,他那一念寂静的心当中,他感觉什么事都没有,风平浪静。但是以佛的眼睛来看这件事情,他那一念的寂静心当中,积集了无量无边的烦恼跟罪业在里面。所以我们就是要作因缘观,观察过去、观察现在、观察未来。

佛陀告诉我们,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发生、发展、变化都遵循着一定的自然法则,这就是因缘生法,即万法缘具(具足)则生,缘散则灭。任何一种事物都和他周围的事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不可能脱离整体而独立存在。宇宙间一切万物皆是众生的业力所感,绝不是所谓的某神所造和主宰的。

众生以分别出妄想、以贪爱生执著,缘器世界之外境而生贪、嗔、痴之心,无始以来造下了很多的罪业。我们的生活状况乃至现前的器世界皆是过去业感而合,因缘成熟之果来及现前,而我们现前的身、口、意,随时随处所造的业因,也必然会牵引未来应受的果报,绝对无丝毫差错。《华严经》中云:

欲知前世因 今生受者是

欲知来世果 今生做者是

以此可见,人生之苦乐,财富之多少,地位之高低 ,无一不和现实生活相联系,无一不是业力所感。

\

一切众生所造业,纵经历劫业不亡。如高空之飞鹰,影印于地。因缘和合于一时,果报随自当受。现世中造业受报的案例更是不尽其数,很多人否认因果规律,否认心识的流转、迁移,而毫无顾虑地为所欲为。这一点也正如《涅磐经》中云:不见后世,无恶不造。

众生的存在是业力所致,也正是因果心相续的无穷无尽的流转过程。所以,人死后必受生前所造业的牵引而轮回于迷惑世界之中继续无常的生命。

我们产生修慧,我们开始去修正,去对治我们内心的烦恼。《楞严经》讲到其中一个苦行外道。他也知道我们生命的痛苦是罪业产生的,但是他认为这个罪业是真实的,不能改变的;所以你要赶快离苦得乐;赶快把自己的业障清除,最好的方式就是修苦行。因为它是真实的,你不能改变它的,那怎么办呢?那就躺在这个有刺的荆棘上面,或者泡在那个冰冷的水当中;或者是倒挂在树上。那么他的一个苦行,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快速地消除罪业。快速地成就安乐的涅盤。

佛非水洗众生罪,亦非手拔有情苦;

非将己德移于彼,唯为说法令解脱。

说佛陀出世以后,是来帮助我们众生修行的,我们现在有很多罪业,佛陀不能够用他的清净的甘露,来洗我们的罪业。我现在很痛苦,佛陀不能用他万能的手来拔除我们的痛苦。佛陀也不可以把他所有的波罗蜜送你一个来让你受用。也没有办法,不能把功德送给你。那么佛陀做什么事呢?唯为说法令解脱。其实我们看佛陀成道以后,到入涅盤之前,只有做一件事,就是「说法」。佛陀把道理告诉你,让你自己听闻以后,让你自己改变。所以我们一再的讲一个观念,一个人要改变只有一种情况——你自己改变。没有一个人可以帮你改变,。其实佛陀是扮演一个说法的角色。而法师也扮演说法的角色;那么从功能上这二个效果是一样的。你看佛陀灭度以后,就是靠这些天下弘扬佛法诸大善知识来弘扬佛法。所以我们从这个地方,念恩深敬;因为法师今天扮演的刚好是佛陀的角色。你把他当做佛陀一样看待,而我们自己听法者得到最大的加持。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鹿为马 以鹿为马

以鹿为马成语名称以鹿为马成语拼音yǐ lù wéi mǎ成语...

仰事俛畜 仰事俛畜

仰事俛畜成语名称仰事俛畜成语拼音yǎng shì fǔ chù成...

仰人眉睫 仰人眉睫

仰人眉睫成语名称仰人眉睫成语拼音yǎng rén méi jié...

1998年10月19日出生的人五行 1998年10月19日出生的人五行

1998年10月19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8年10月19日...

1998年10月13日出生的人五行 1998年10月13日出生的人五行

1998年10月13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8年10月13日...

最新文章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古诗原文[挑错/...

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 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

惟德动天,无远弗届。...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古诗原文[挑错/...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古诗原文[挑错/...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 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

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