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门品感应网
标题

何谓宗教

来源:普门品感应网作者:时间:2019-10-22 09:50:42
说到宗教,已建立了数百之多的宗旨宗派。……这里,我想从释尊直系的大自然这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用时髦的、通俗易懂的话来解释宗教这个词,就是“真理”。作为对真理的探求,堪称世界观性的,这是因为它已成为全世界文化的中心。说到真理,总有点幽玄的感觉,就像这两个字表示的那样,就是真实的道理;再把这个真实的道理说得通俗一点,就是诚。不管什么东西,在这东西中,自然会具备一个中心。人类的中心就是真,就是大家经常使

说到宗教,已建立了数百之多的宗旨宗派。……这里,我想从释尊直系的大自然这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用时髦的、通俗易懂的话来解释宗教这个词,就是“真理”。作为对真理的探求,堪称世界观性的,这是因为它已成为全世界文化的中心。

说到真理,总有点幽玄的感觉,就像这两个字表示的那样,就是真实的道理;再把这个真实的道理说得通俗一点,就是诚。不管什么东西,在这东西中,自然会具备一个中心。人类的中心就是真,就是大家经常使用的真心二字。

世间所有的东西全都有真理,同时也不能脱离实际。我们人类都是这样。自己尽管什么都不懂,却一步也不能离开这宝贵的真理。由于不知道应公开这宝贵的真理,就好比有才能不能施展那种情形一样。

可是,时代之波经历了几万年,一波又一波地接连不断地描画出波纹,直到今天,今天这波纹又经历几千万年,永无止境地、接连不断地变迁下去。

但这波纹却不能离开海水。

在时代之波生存的人们,也是既有出生于大风浪的动乱时代,也有出生于微波的和平时代。这是各个时代的状况,不管发生在什么时代,也只有回到波的形态,海水是不会变化。……

这个宝贵的真理,在释尊以前就已存在,但却不知它的存在,也没有发现这真理的人。

释尊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城的王子,但他在生老病死的必然的规律面前,苦恼至极:为什么人会出生?出生以后又会上年纪而衰老呢?

为什么人会生病呢?为什么会死呢?

他面对这四大疑难问题。……

释尊以王子的身份,享受着应有尽有的荣华富贵,王妃中拥有国内第一美人娅斯塔那娅。由于有这四个疑问,想到不久自己也会如此,因此日夜闷闷不乐,十分苦恼。……

一天晚上他悄悄跑出去,进入喜马拉雅山脉中,这时他才十九岁。

后来在尼连禅河畔,一人静静地坐禅。……所谓形形色色的魔出现,不过是形容释尊自身的心的烦恼描写罢了。

可是,因为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有真理,我们自己的心就如同真理,变得非常寂静。一旦心变得清静,自然就成为没有世俗邪念的心,自然真理不得不投入真理,这样也就产生了真理。正好释尊也征服了所有的心魔,夜深人静的半夜,心身都能变得非常静寂。

偶尔抬头一瞥满天星星的一瞬间,就与星星融为一体。这样,以前的疲劳、苦难,有关生老病死的四大疑难也就在这里很轻松地解决了。

这就是佛教的起源。

释尊比较了星星与自己的差别以后,观察了一切事物,这使他感到十分吃惊。世上一切物没有任何差别。从这种无差别方面看,都是自己的东西。把渺小的自己看得很高,这就是制造差别的迷执。

所有的一切不都是宇宙的么,一旦明白这是多么奇怪的事,就足以打动一个人的心,这样在七天时间中,就能心情平静地沉思。……

发现了星星与自己没有差别,用无差别的眼光去看待一切,就懂得大家虽是对手,但又是无差别的世界。

您会认为如果不洞察这没有差别的世界,也许会看不见,或者不能理解,从此便开始了根据缘份的说法。

这样的四十九年间,释尊开始周游诸国说法。释尊的说法成为八万四千法门,成为至今仍流传世间的经典。

释尊终于进入最后的说法,以前对此有各种解释,这不过就是可数的一年时间,或认为释尊一个字也没说。不,释尊已不能说。因此,大家便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坐禅,希望体会到禅的真正意义。……

世界已经进入科学时代、宇宙时代。

不久地球内部的问题,将会变得微不足道。也许以后将要开始和宇宙中的月亮、星球交流,社会的进步将达到那种程度。

人类这样的小气,这已是不足取的。

此外,在有生必有灭的必然的真理面前,几亿万年之后,地球毁灭的时光也必将来临。

无论是太阳、星星,还是月亮,都不能逃脱必然的真理。这是眺望大宇宙时的话。此外,一个个小虫,尽管必须用显微镜才能看见,都不能逃脱这生死的因缘。

时间方面也是这样。虽然一瞬间的不断重复,但生命之流不会停止。用水泡来比喻这生死因缘,就很容易理解了。水面上的水泡嘭地产生,这就是“生”;水泡 嘭地消逝,这就是“死”。这实在是显而易见的道理。

\

释尊认为宇宙只不过是人们心中制造出来的,这样一来,在我们这些个体生命以外,就没有实在的东西。不言而喻,生命的本质是通过宇宙来表现生命的。因此,相信释尊的话,可以肯定在一个个的生命以外,就没有能够穷究的任何东西;如果能穷究人的心,生死问题及一切事情就可以迎刃而解了。所以可以说,宗教就是生命,或者就是生活

因此,根据释尊实践得出的方法,一旦能够自觉,不要说宗教本旨的伟大,甚至宇宙的庞大,能很清楚地了解。这就是因为在生活的一点上,蕴含着一切万物的力量,这难道不是有趣的么?

可是一旦仔细感受今日的世相,总使人觉得一切以物质为本位,好像连人都堕落成了物质。人若失去了人情味,就与畜生没有区别了;人们常说人面兽心,确实是对此的深切感受。无论是母子之情还是师生之情,似乎都容易被物质左右。

认真考虑金钱也难买的人性,就十分珍惜人的情趣生活。如不是这样,就会失去人的情趣,就总觉得人生没有趣味,人变成了机器,就好像成了机器人的世界。

无论如何我们也要像释尊实践的那样,要亲自实践一次坐禅,为探究此真理而必须有情趣的交流。可是大家怎样去洞悉这个真理呢?这就是由人们的愿心决定,由于将此愿心融入了生活之中,因此只要有愿心,就没有别的难办的要求了。

“大人躲进城市,小人隐遁山中。”这是古人的话,这难道不是很值得玩味的话么。……

作为人,就能够体悟到自然姿态的本质,希望将一切物作为自己的东西,想成为世界级的伟人。因为这远大的抱负产生于日常生活的一点,那实在是很愉快的。

但这一点究竟指什么呢?

这就是日常所见、所闻、吃饭、大小便这些琐事。这些自然平凡的一点,就是心的体现,除此之外,没有着眼点。希望大家能认真考虑自己日常生活的状态。

一会儿哭,一会儿笑,一会儿睡觉,一会儿起床,洗脸,吃饭,上学,或到公司,一个接一个地活动着,难以停息。这种不停息的活动,是什么原因呢?难道不只是心的活动么?

如此看来,以心的活动为中心,除了活动本身以外,别无他法。

竹是通过竹去了解竹性,松是通过松去了解松性,人是通过人去了解人性,抽掉事物,就绝对不能了解那个事物。如此看来,空或者无就是结果,这只是从趣味方面去说。从一开始就说空、无,有玷污宗教之虞。

为了解各种事物的性,必须做到与该事物融为一体,这是至关重要的。这个融为一体就是没有隔阂。例如,先生要同学生的心融为一体才没有隔阂,学生要同先生的心连成一片,就不会有隔阂,就是这样。在工作岗位上,就应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作到职业与自己毫无隔阂。这就叫融为一体。

这就是以全身心、以诚意去过宗教生活,还必须做到自然状态。这是通过我们人类,能觉悟大自然之道的真道,这的确是难能可贵的。

行善则无比快乐,这里没有道理可讲;作恶则痛苦,也无道理可讲。面对这个自然,有人因自责而痛苦,不是有这种体验的人么?比如就连无知的幼儿,如被掐了,因为疼痛,不是也会哭泣么?如果那样,因为高兴,不是也会笑么?尽管不教给自然的善恶,也能准确知道。这不是天赐的又是什么呢?

有的人自私自利,就有可能走向偏袒自己的方向。有的人舍弃自私自利的自我偏袒,走未来的希望之道,走向人生应该贡献的方向。这已成为做人的分歧点。

“真实就是自然之道,行自然之道也就是人道”。我衷心祝愿,希望大家好好体验,成为世界性的模范人物。

“耳听心想的修炼,总有一天能得到真理,那该多高兴!”

开始就认真听,然后认真地思考,“好吧,我也是人,就这样做吧。”一旦有此决心,就开始修行。这决心给人以做人的气度。

“只管静静地打坐”,这是最愉快的修行;但开始坐禅的时候,怎么也不能入静。因为人是感情的机器,就是说有感情的打扰和妨碍,像释尊与所有的魔搏斗那样,最初谁也不会有感情产生。但如果像释尊那样付出努力,感情肯定不会产生。不付出努力而希望禅定,那是毫无道理的。

可是,怎么也战胜不了感情的时候,就要弄明白感情“从何而来”?就要向着感情之源而切入。如此以来,不知不觉感情就消逝了,但又产生了。每次都“这是什么!这是什么!”反复地与感情搏斗。这样不断地搏斗下去,感情自然就被控制住了。这是十分有趣的现象。

在长时间的一心不乱过程中,自然就会产生一种坐禅的亲切感。这样一来,禅悟就把握了;一心不乱地致力于参禅打坐,自然就可以洞悉真理。达此境界的努力也取决于每个人的天性,总之必须付出极大的努力。

不懂这种修炼方法的人要尽量自然地调摄自己的呼吸,这就是“单纯的呼吸”。吸气时就只是吸气,吐气时就只是吐气,要一心不乱地调摄呼吸,要忘我地练习。只有这样,呼吸就会自然而然地教会我们呼吸。(信息来源:摘自《正法眼》)

\

编辑:明蓝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长攻短 以长攻短

以长攻短...

仪态万方 仪态万方

仪态万方成语名称仪态万方成语拼音yí tài wàn fāng成...

以黑为白 以黑为白

以黑为白成语名称以黑为白成语拼音yǐ hēi wéi bái成...

以防未然 以防未然

以防未然成语名称以防未然成语拼音yǐ fáng wèi rán成...

仰事俯育 仰事俯育

仰事俯育成语名称仰事俯育成语拼音yǎng shì fǔ yù成...

最新文章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古诗原文[挑错/...

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 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

惟德动天,无远弗届。...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古诗原文[挑错/...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古诗原文[挑错/...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 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

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