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门品感应网
标题

佛教的宇宙观与世界观 颠覆认知 震撼人心(图文)

来源:普门品感应网作者:时间:2019-10-29 09:52:45
佛教的宇宙观与世界观  颠覆认知 震撼人心(图文)

\

  【认识佛教】佛教的宇宙观与世界观 颠覆认知 震撼人心
  
  宏观世界:不涉及分子、原子、电子等构造领域的物质世界。常用以指行星、恒星、星系等巨大的物质领域。肉眼能见的物体都是宏观物体。
  微观世界:通常是指分子、原子等粒子层面的物质世界。通常都需要显微镜或天眼明方能见到。
  实相世界:因目前没有确切的定义,暂可以称之为超越于微观与宏观的世界。如法界中的华严世界,无量诸佛国土,天人法界,地狱法界,饿鬼法界,以及四圣法界等。超越于人类而存在,均需要具足实证或具足天眼明方能看到的非物质世界。显微镜与科学暂时看不到。
  当我们看到远在十亿光年以外的星星时,映入我们眼帘的那束星光已经在茫茫宇宙间飞奔了十亿年。换句话说,我们现在看到的仅仅是它十亿年之前的样子!现在的它究竟如何我们只有再等待十亿年才能看到……(此句摘录网络)心经云“色即是空”。华严经云“一切佛刹一一尘中。悉见无边诸如来海。”每一粒微尘从整个宇宙远观的角度来看,真的无穷大,无量无边。佛说一沙一世界。远看那满天星河不正是如同河之沙子一样吗?由远到近的每一粒沙子,每一粒微尘都是一个世界,如实不虚。从微观角度来看亦是无量无边。今天,让我们用自己的眼睛来体验!这是一次由远到近,由宏观世界到微观世界的高速旅行。从而体验佛法的智慧与伟大。(见佛陀正法本意佛言慧语心灵桌面图)
  佛经中的世界众生分为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
  《长阿含经》云“佛告比丘。  欲界众生有十二种。何等为十二。一者地狱。二者畜生。三者饿鬼。四者人。五者阿须伦。六者四天王。七者忉利天。八者焰摩天。九者兜率天。十者化自在天。十一者他化自在天。十二者魔天。
  色界众生有二十二种。一者梵身天。二者梵辅天。三者梵众天。四者大梵天。五者光天。六者少光天。七者无量光天。八者光音天。九者净天。十者少净天。十一者无量净天。十二者遍净天。十三者严饰天。十四者小严饰天。十五者无量严饰天。十六者严饰果实天。十七者无想天。十八者无造天。十九者无热天。二十者善见天。二十一者大善见天。二十二者阿迦尼吒天。
  无色界众生有四种。何等为四。一者空智天。二者识智天。三者无所有智天。四者有想无想智天(非想非非想天)”
  初禅到四禅是属於色界,五定到八定是属於无色界。要离开欲界才能进入色界,离开色界才能进入无色界。能离开三界,又能入三界,这是解脱者於三界出入自在。住居於禅定、而只存识心,谓之无色界。
  佛教的三十三天
  欲界六天:
  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
  色界十八天:
  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少净天、无量净天、偏净天、福生天、福爱天、广果天、无想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
  无色界四天:
  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
  工作室解析:心地观经五曰:“三界之顶非非想天,八万劫尽退生下地。”三界的顶端是无色界。即是非想非非想天。人类居住的娑婆世界,就是地球所摄持的世界,属于欲界,所谓无欲不生娑婆,就是这个道理。三界众生都未能了脱生死,只是各自的形态不同,福报不同,寿命不同,而根据各自善恶业力流转到不同的世界。
  佛教中的小世界与须弥山
  小世界是佛教术语,在大海中,以须弥山为中心,四方四大部洲,即:东胜神州、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北俱庐洲,由一日月所照的范围为一世界。南赡部洲就是我们人类所居住的世界。
  一日月绕一须弥山,外围四大部洲、八中部洲,须弥山下入香水海中,水面以上分上下两段,下段分为四层,第一层名坚手天,第二层名持鬘天,第三层名恒憍(亦译常放逸)天,为四天王所统帅之夜叉神所居,属于鬼类,非天道所摄,一说第三层之上还有日月星宿天,为日月星宿诸神所居;第四层为四天王天,与日月在一水平面上。须弥山顶为忉利天,此天与四天王天皆地居,忉利天以上为空居(天宫在虚空中),依次为夜摩、兜率、化乐、他化自在四天。六欲天之上覆一初禅天,与六欲天之下的人等五道众生所居世界,为一“小世界”,乃宇宙中最小的世界单位。一千小世界之上覆一二禅天,为一“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之上覆一三禅天,为一“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之上覆一四禅天,为一“大千世界“,为宇宙世界海中基本的独立世界单位。一大千世界为三个千数相乘,故称“三千大千世界”,总计约有百亿日月,亦即百亿个小世界。小乘说一三千大千世界为“一佛土”(“一佛刹”),即一佛所教化的范围、所居净土。大乘则说大千世界之上还有“世界种”,为梯形,分二十层,每层皆有无量微尘数大千世界,无量微尘数世界种组成一“世界海”,为一佛净土,在宇宙中有无量无数的世界海。
  据长阿含经卷十八阎浮提洲品记载,须弥山高出水面八万四千由旬,水面之下亦深达八万四千由旬。其山直上,无所曲折,山中香木繁茂,山四面四埵突出,有四大天王之宫殿,山基有纯金沙。此山有上、中、下三级“七宝阶道”,夹道两旁有七重宝墙、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其间之门、墙、窗、栏、树等,皆为金、银、水晶、琉璃等所成。花果繁盛,香风四起,无数之奇鸟,相和而鸣,诸鬼神住于其中。须弥山顶有三十三天宫,为帝释天所居住之处。
  佛教对微观世界的认识  佛观一钵水,八万四千虫,若不持此咒,如食众生肉。《毗尼日用》  菩萨观身是为窟宅。八万四千户虫之所聚故。《佛说无畏授所问大乘经》
  佛陀在2500年前就已经对微观世界认识的非常透彻,人身有八万四千种微生物汇聚而生,经科学推算,人体内有39万亿个微生物,相当于5000个地球人类的总和。佛陀在正法念处经中开示出各个微生物的种类,习性,形状等,以及对人体的影响,人身体的部分病状,贪吃贪味之习性,甚至多梦都与部分微生物影响有关,让人大开眼界。
  《大乘庄严宝王经》云“善哉善哉善男子。汝能得是如意摩尼之宝。汝七代种族皆当得其解脱。善男子彼持明人。于其腹中所有诸虫。当得不退转菩萨之位。”微生物同样是众生,均有佛性,均能成佛,当您努力修行,勤诵经咒,及六字真言之时,可以自然度化修行者体内的微生物。不再餐食主人之身,不再障碍修行者,甚至各自成就菩萨道,舍去虫身,入诸圣位。所以此咒是佛教极其重要的咒语之一,正因如此也被很多人诋毁与诽谤,实在可叹。《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云“是诸菩萨善根增上出过世间。所受身形内外清净。故无虫类侵食其身。”故成就的菩萨,看似已经是成就一人,实则一人成就而已经度化了无量众生。而部分众生只知道外放生,却从不知道精进修持中内放生,不度自己无量无边的自性众生,又怎么能达到身心彻底的清净呢?
  华严经中云“重观普贤一一身分、一一毛孔,悉有三千大千世界。风轮、水轮、地轮、火轮,大海、江河及诸宝山、须弥、铁围,村营、城邑、宫殿、园苑,一切地狱、饿鬼、畜生、阎罗王界,天龙八部、人与非人,欲界、色界、无色界处,日月星宿、风云雷电、昼夜月时及以年劫、诸佛出世、菩萨众会、道场庄严;如是等事,悉皆明见。”“一一尘中皆有法界诸佛众会
  每一粒微尘都是一个世界,每一个毛孔也是一个世界(见工作室图片),手上的一个毛孔放大进入微观世界后,里面广阔无边犹如宇宙之空旷。诸佛菩萨具证量者却可以其中显现妙境界,从而留下一花一净土,一叶一如来之美传。
  佛教对现代世界的认识
  楞严经云“原文:觉明空昧。相待成摇。故有风轮执持世界。因空生摇。坚明立碍。彼金宝者明觉立坚。故有金轮保持国土。坚觉宝成。摇明风出。风金相摩。故有火光为变化性。宝明生润。火光上蒸。故有水轮含十方界。火腾水降。交发立坚。湿为巨海。干为洲潬。以是义故。彼大海中火光常起。彼洲潬中江河常注。水势劣火。结为高山。是故山石。击则成焰。融则成水。土劫劣水。抽为草木。是故林薮遇烧成土。因绞成水。交妄发生。递相为种。以是因缘。世界相续。”
  白话文:
  觉知的认知了别本性是空,由于妄想执起而晦昧不明,觉知间的对立、异同生发起摇动,于是有风轮执持在世界之中。依持著虚空生出摇荡,坚执欲明之心凝结,于是有滞碍事物的生起,那些金属物,就是因明觉而建立起来的硬形物质,于是有金轮出现保持看各方国土。坚硬的东西成为金宝,摇动的东西成为风力,风和金相激相摩,于是有变化无端的火光生起。由于这些事物体上有水气出来,水气被火蒸发上升为水,于是有水轮含蕴了十方世界。火向上升腾,水向下降落,它们交相生发建立起形质物体,湿的成为大海,干的成为陆地。如此情形,所以大海之中常常会有火光腾起,陆地上常有江河流注。水势弱于火时,就聚结成为高山,所以山石相击能出火光,山石碎融了就成为了水。土势弱于水时,就抽形成为草木,所以林木被火烧以后就会成为土灰,挤压林木就会挤出水来。这种种事物相互为种子而交相妄乱生发,由于这些因缘,世界也就相续相继下来。
  注:佛陀在楞严经中说这个世界是无明妄动因缘和合所生,故说这个世间是虚幻不实,当进入微观世界后就会发现,一切物质都是分子,原子核等组成的,犹如电脑,从大的方面来说是由键盘,鼠标,显示器,内部由电容,电阻,电线,电路板等元器件组成,而被众生假名定为电脑。而电脑里面随意一个元器件,也是由无量的分子,原子和合而成。
  您喜欢的房子,您喜欢的钞票,您喜欢的汽车,您喜欢的飞机,都真的是您的吗?这些物质不过全都是分子,原子核所因缘和合而成,大智度论云“生灭是相待法。有生必有灭”,既然是因缘和合而生,必会因缘和合而灭,所以有生必有灭,无论您喜欢的房子,还是汽车,都不过是您暂时主人的使用权。他们终究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最终消亡。就拿房子来说,500年前的众生当以有房子的人也一定以为,这是自己的房子,可是500年后的我们再看看前人的房子早已经回归为大地,重新被人类使用,再重新制作新房子,供新的人类使用。曾经自己执着和贪恋的东西,不过是虚幻一场,并不归属自己。所谓自己的房子,也不过是暂时几十年的拥有。当人消亡之时,一切都不再属于自己。
  所以说这个世间没有永恒,没有独立的个体,万物都是因缘和合而起,用当今科学的认知全都是由分子,原子核等组成的,所以佛说“缘起性空”。这就是佛教的空性。当我们看到远在十亿光年以外的星星时,映入我们眼帘的那束星光已经在茫茫宇宙间飞奔了十亿年。换句话说,我们现在看到的仅仅是它十亿年之前的样子!现在的它究竟如何我们只有再等待十亿年才能看到……
  人眼看到物质的原理:在外面光线照射到物体的表面,经过物体在各个方向的反射,有些物体反射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然后经过眼睛内部的复杂的过程,最后光线到达视网膜,这样我们就看见物体了。(来源于网络)
  我们知道眼睛是这样看到物质的,眼睛只能看到可见光部分,就比如我们手上拿到的一叠钞票,其实分子原子的微细程度,从微观世界的领域里,折叠钞票中原子核距离人类的眼睛本身远远大于负10亿光年的倍数,这样来推论当我们看到的无数原子聚合的物体反射到我们的眼睛时,实际上已经是物体的幻相了。当我们眼睛真正看到物体本身之时,其内部原子已经发生微细的了变化。也就是说我们看到的已经是物体本身过去的那一刻而非当下,光线投入到我们的眼睛里已经是物体的过去的影像了。因为只要是无常的物质都是在内部增减中,生灭中变化。这比较深奥。只是我们看不到物质内部的变化程度,就比如一张崭新的钱财在使用过程中就在不知不觉中折旧,最后消失。其中内部原子已经有了变化,只是变得比较微细,当只变化移动了一个原子之时,人类眼睛根本无法看到。只能看到无数原子核积聚在一起后造成的表面的变化。这就是从微观世界中的无常迁变,比较难以理解。大的方面,我们生,老,病,死的变化,乃至宇宙中成,住,坏,空一切都在进行着,如身体渐渐变老,物质渐渐损坏,很多生命也在无常中消逝,只是我们如果不加以觉察,追逐到五欲六尘之中时,就无法意识到生命的无常。这只是理上理解,当真正证悟到后,就会真的虚空粉碎,大地平沉而进入实相。在楞严经中佛说世间的物质色阴本身就是虚幻的,只是我们看到的一种幻相,这需要觉悟才能体验到。
  当了知到微观世界之后,就会真正理解认识到佛教里的空性,与无常,认识到一切万物都是没有永恒,没有独立的个体。都是因缘和合而成。进一步了知一切都是真心所现。只有自性、佛性是常,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永恒不变的,这样才会放下内心的执着与贪恋。从而更加自在的处世,做自己生命的主人,努力积极上进的面对一切,而不执著一切,不贪恋一切。是自己的会努力珍惜,不是自己的也不强求不执著。随缘了缘。世间万物没有一个永恒属于某个人的,都只是使用者的暂时拥有而已。当您醒悟,原来自己贪恋执着的房子,汽车,飞机,电脑,手机,不过都是分子原子和合而成,只是被人类安立了一个假名。它们时刻都在变化着,当被造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在逐渐走向消亡。只是时间长短而已。内部的分子,原子也已经在随着时间而变化。而这点时间在佛菩萨眼里不过是一瞬间。所以所万物是无常。这就是有生必有灭。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就能破除一个人的执着,乃至对身体假我的执着,身体也是四大和合,乃至无数分子原子和一切微生物的合成而已。在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在走向死亡。任何人都无法避免,这样才会意识到无常的变化,而赶紧努力修行,借假修真,走向觉悟,了脱生死,究竟解脱。因此当知佛教的空,并不是什么都没有,也并不是否定一切,而是认识生命的真相,万物的本质,如此不执著而又更自在更智慧的去面对一切。
  以佛眼观之,我们这布满瓦砾荆棘的娑婆世界即真常毕竟之寂光土,但是为什么我看不见呢?经云舍利弗!众生罪故,不见如来国土严净,非如来咎。舍利弗!我此土净而汝不见。佛语舍利弗:“我佛国土常净若此,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众恶不净土耳。比方诸天共宝器食,随其福德饭色有异。如是舍利弗!若人心净,便见此土积德行善严肃。只有心净了才能看到娑婆世界的佛土,所谓随其心净则国土净。因为我们心不够净,所以只能看到污浊的世俗之土。在佛经中有记载五台山有文殊菩萨住持,在中国那罗延窟华严经云:“震旦国有一住处,名:那罗延窟,从昔已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古时的震旦就是中国,那罗延窟有菩萨众在一处,五台山文殊菩萨也有,普陀山观世音菩萨也有菩萨众在其中居处。在佛经里说大海之中有龙王宫殿,也有阿修罗宫殿。
  经云“佛告比丘。一切人民所居舍宅。皆有鬼神。无有空者。一切街巷四衢道中。屠儿市肆及丘冢间。皆有鬼神。无有空者。凡诸鬼神皆随所依。即以为名。依人名人。依村名村。依城名城。依国名国。依土名土。依山名山。依河名河”一切人民所居舍宅,都有鬼神,没有一点空隙。这些鬼神所居住,以及佛菩萨所居住处,都是看似在一个世界,但是各自是不相违碍的。暂时可以理解为都在不同的维度空间,互不干扰。就像是月球,在长阿含经中说月球有月宫殿,月宫殿中有月天子居住,为什么我们看不到呢?《长阿含经》云“复有诸天不得侍从见彼园观,不得入园五欲娱乐。所以者何?斯由本行功德不同。”这是因为各自功德不同,所以不得入不得看见。就像是重叠的不同维度的世界居住着不同的众生,只有诸佛菩萨超脱三界的圣者,才有福报和能力可以随意进出,随意示现而化度无量众生。凡夫只有具足实证方能看到。
  由于量子力学的发展,平行宇宙的概念产生,物理学家埃弗雷特提出:人们的世界也是叠加的,当电子穿过双缝后,处于叠加态的不仅仅是电子,还包括整个的世界。物理学家说这个时间是叠加的,和佛教所说的不同的鬼神所居住,龙王所居住,菩萨所居住,那罗延窟所居住等可以说是叠加的世界。可见物理学家再一次验证了佛教对世界的认知是极其科学的。
  《大智度论》中说:“百亿须弥山,百亿日月,名为三千大千世界。如是十方恒河沙三千大千世界,是名为一佛世界,是中更无余佛,实一释迦牟尼佛。”三千大千世界是佛教的宇宙观。在佛陀观察之中,宇宙无量无边, 所以佛陀经常在佛经中称为恒河沙等世界。小世界只是暂时距离我们人类最近,最容易了知的世界。仅仅小世界,都已经够人类穷尽一生来研究。放眼茫茫宇宙,人类真的不过是其中一粒渺小的微尘,人类的认知也不过是沧海一栗,还有无数宇宙真理与真相有待众生去挖掘,去参悟,这才是真正最为宝贵的。
  在华严世界中,佛陀对诸多星系,诸多国土,诸多世界,都有介绍,若要一一列举,一本书都难以写完,有心的人可以学习长阿含经,起世经,华严经自知,总之佛教对这个宇宙与世界的认识是在古时是极其科学的,远远超过现代科学,就仅仅微观世界与星系,科学也不过才认识几百年,而佛陀已经早在2500年前没有任何显微镜之下就认知到了,而科学仪器的发明不过是在不断印证着佛经所说。若科学能早日承认,认可佛经所说,加以研究,那么对科学的提升是无法巨大的。若是排斥之,实在是科学巨大的损失,故爱因斯坦说“没有宗教的科学是跛子”。经云“善男子。若有比丘得净天眼见于十方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如观掌中庵摩勒果。”因为涉及实相与世界的事情,佛陀都是如实用观察到的情况开示给众生,佛无妄语,无虚言。只是2500年前佛陀所用的名词与词汇,与现代的科学所重新命名的词汇不相一致。比如佛教的娑婆世界,就是地球,那么其他的世界必然也是其他星球或星系,相信在未来在一切仁人志士的研究下逐渐得到印证。以示佛陀的智慧与伟大。(工作室所言只做抛砖引玉之举,未来会逐渐完善.)
  下面附录著名的爱因斯坦物理学家的原话。相信伟人的认识远远超过世俗之人,值得我们思考与研究,而不是排斥与抵触。
  爱因斯坦所言:(爱因斯坦的原话)
  ‘…Thereligion of the future will be a cosmic religion. It should transcend apersonal god and avoid dogmas and theology. Covering both natural andspiritual, it should be based on a religious sense arising from experiences ofall things , natural or spiritual and a meaningful unity. Buddhism answers thisdescription. If there is any religion that would cope with modern scientific needs,it would be the Buddhism.’
  ——AlbertEinstein [1954, from AlbertEinstein:The Human Side, edited by Helen Dukas and Banesh Hoffman,PrincetonUniversity Press] 摘自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于1954年出版的{AlbertEinstein: The Human Side}{人道这边}一书
  译文:未来的宗教,必定是一个关于整个宇宙人生真相的宗教,是一个超越了神学教理的宗教。其教理,不外乎‘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是建立在现实世界中所发生过的大量的事实、现象、经验和经历等等基础之上的,或者说,是源于对自然界中------精神、物质以及二者的不思议结合体(有情众生),所发生过的无数事实和现象的概括和总结。对此,佛教有相关的回答和描述。现代的科学研究,已发展到需要某种宗教意义上的指导阶段,而能够堪当此任者,也许只能是佛教了!
  最后附上佛经原文共勉之《大乘华严部•大方广佛华严经》:自归于法, 当愿众生, 深入经藏, 智慧如海。
  佛教是宇宙真理,佛陀对众生的生老病死至累世累劫的轮回种种诸相都了知彻底,是即成住坏空之妙谛,佛陀以智慧开示众生让人明白生命的真相以及如何如理如法的智慧处理面对,如法修行解脱。佛教以大慈悲大智慧大威德力折服众生,不强迫不强制任何人信教,倡导和平慈爱众生以四摄法随缘化度有缘,诸佛菩萨圣者倒驾慈航及祖师大德努力担当弘扬正法护持正法之责任与使命,以此佛法经久流传,我等众生当惜法重法效仿诸佛菩萨的慈悲精神,踏着圣贤的足迹而行,护持正法流传。佛经者,包含佛法修行解脱的路径,凡夫没有深入经藏而不明佛陀教诲,不明修学的路径,没有树立正知正见,只是自我想当然的修行,懵懂传懵懂,只会耽误自我修行解脱的大好机缘,甚是可惜,时光匆匆,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故整理出佛弟子常用经典外,再深入经藏,提取整部大藏经诸多经典之精华,制作系列佛言慧语心灵桌面,以卷轴表法意,图文并茂,弘扬佛陀正法,树立正法眼藏,利益万源众生,以报浩浩佛恩与师恩。愿一切众生都能修学正法,自觉觉他,让佛陀正法广布十方利益万源众生。(原创文字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

以辞取人 以辞取人

以辞取人成语名称以辞取人成语拼音yǐ cí qǔ rén成语...

以锥刺地 以锥刺地

以锥刺地...

以身殉国 以身殉国

以身殉国...

以进为退 以进为退

以进为退成语名称以进为退成语拼音yǐ jìn wéi tuì成...

最新文章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古诗原文[挑错/...

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 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

惟德动天,无远弗届。...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古诗原文[挑错/...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古诗原文[挑错/...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 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

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