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门品感应网
标题

佛教的孝道

来源:普门品感应网作者:时间:2019-10-29 09:55:23
“孝”是中国佛教伦理的核心,而佛教宣扬最多的伦理观念就是“孝”。它是佛教中国化的具体表现,因为“孝”最接近众生的生活,是佛法融入社会大众,并在中国土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的方便之门。可以说,“孝”是促进中国佛教传播发展的最重要的伦理思想。首先,佛教的孝道与报恩理念紧密相连,即行孝是为了报恩。总的有“报四恩”之说,即父母恩、众生恩、国家恩、三宝恩。在世间之恩中,父母恩最受关注。北宋契嵩云:“父母也

“孝”是中国佛教伦理的核心,而佛教宣扬最多的伦理观念就是“孝”。它是佛教中国化的具体表现,因为“孝”最接近众生的生活,是佛法融入社会大众,并在中国土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的方便之门。可以说,“孝”是促进中国佛教传播发展的最重要的伦理思想。

首先,佛教的孝道与报恩理念紧密相连,即行孝是为了报恩。总的有“报四恩”之说,即父母恩、众生恩、国家恩、三宝恩。在世间之恩中,父母恩最受关注。北宋契嵩云:“父母也者,形生之本也。” 表明父母是每个人形体生起的大本。不仅生我之身,而且养我之命,恩深惠重。在《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中说到了父母十种深恩:“如斯重苦,出生此儿。更分晰言,尚有十恩:第一、怀胎守护恩;第二、临产受苦恩;第三、生子忘忧恩;第四、咽苦吐甘恩;第五、回干就湿恩;第六、哺乳养育恩;第七、洗濯不净恩;第八、远行忆念恩;第九、深加体恤恩;第十、究竟怜愍恩。”所以,契嵩又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所以,孝敬父母乃天经地义的,是每个人应当具备的美德,也是义不容辞的一种责任,动物尚有反哺之恩,何况人乎?

其次,佛教伦理中的孝顺父母具有独特的内涵,突破了中国传统伦理中的孝亲理念。中国传统的孝亲以绝对服从父命为特征,以供养父母和祭祀祖先为基本内容,以传宗接代和光宗耀祖为最大荣耀,并且忠孝融为一体。孔子在《论语·为政》说:“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也。”孟子以为:“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

佛教则不同,侍养父母,及时供给父母衣食,或是恭敬父母,即常说的“孝养”“孝敬”,这种传统伦理的一般概念,佛教认为仅仅只是 “小孝”;以德报父母恩,显亲扬名,也许在世人看来是人生最大的孝,但在佛教中也只不过是“中孝”;若以道报父母恩,以佛法开导父母,令父母接受佛法而一起修行,离苦行乐,才是真正的“大孝”,这就是佛法殊胜的出世之孝。《佛说孝子经》云:“子之养亲,仅以美食和漂亮的衣服来侍养父母,而不能以三尊之至化其亲者,虽为孝养,犹为不孝。”所以,如能使父母闻法得戒,修习三昧,成就无上菩提,最后获得解脱,脱离生死轮回的痛苦,这才是对父母之恩的报答,是名真正的孝行。契嵩在《辅教篇》中说:“养不足以报父母之恩,而圣人以德报之,德不足以达父母,而圣人以道达之。”佛教以圣人之德、圣人之道报答父母之恩,是谓纯孝。同时,佛教进一步主张,孝不只局限于父母而已,对一切众生,均宜行孝,将孝敬的德行,发挥到一切众生的身上,《梵网经》云:“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所以要恒顺一切众生,对一切众生都不忤逆、违背和无礼,完全以真诚的敬心尊重和敬重。因此,在家庭对兄弟友爱和睦,自然对外面的朋友、同事,也能不失礼义,不违信实,进而对一切长辈 、晚辈能秉德和敬,柔忍相与,因此,成就无上德行,得无上的福慧。这种主张不仅扩大了“孝”的对象和范围,而且使得“孝亲”的伦理观更加完美和全面。

\

另外,佛教伦理所谈之孝,除了孝顺父母,还有孝顺师长,道宣律师云:“父母七生,师僧累劫,义深恩重,愚者莫知。” 意思是说,对父母应尽义务为七世,而对师父所要尽的义务则要长达数劫,因为师父以慈悲心,行方便事,资长弟子之慧命,成就了弟子的道心和戒行,故而孝师、敬师成为了佛弟子们修行中的重要内容,体现佛教尊师重道的殊胜。

\

再次,佛教对孝的重视,视之为戒的核心精神,“孝为戒之端,子与戒而欲亡孝,非戒也,夫孝也者,大戒之所先也。” “端”,指孝作为戒的出发点,离开了孝,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佛戒。戒,梵语为尸罗,原是习惯义,反覆不断的行善,成为善的习性,而产生一种止恶向善的潜在力量,就称为尸罗。要养成善的习性,产生强而有力防非止恶的力量才是戒,若不能养成善的习性,只是将它看成约束自己的戒条,就并非戒的本意。佛教的孝道,体现在各种戒律中,最基本是五戒,然后有十戒、菩萨大戒,比丘尼戒、比丘戒等。孝之为戒的观点,从理论上说,是善的归趣与统一,因为孝为百善之先,而戒的基本功用是为善去恶,确立了戒,善行、善语,善恶的建立就有了依据。所以,由孝而戒,由戒而善,终是殊途同归,皆在阐扬佛教伦理思想的至真、至善、至美。(信息来源:香港宝莲禅寺 作者:妙涵尼师)

编辑:明蓝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身许国 以身许国

以身许国成语名称以身许国成语拼音yǐ shēn xǔ guó成...

1997年9月22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9月22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9月22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9月22日...

1997年9月25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9月25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9月25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9月25日...

1997年9月19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9月19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9月19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9月19日...

1997年9月17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9月17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9月17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9月17日...

最新文章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古诗原文[挑错/...

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 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

惟德动天,无远弗届。...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古诗原文[挑错/...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古诗原文[挑错/...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 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

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