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门品感应网
标题

佛教汉化的安阳故事—— 刘书民

来源:普门品感应网作者:时间:2019-10-29 09:57:19
河南文化产业网讯:究其佛教在安阳一带的兴盛原因,从思想文化方面,佛教教义对一般民众而言,主要是生死轮回、因果报应以及功德等,比较关切。从现实生活方面而言,在那个年代中原地区战乱频繁,人民生活苦难,一般民众把希望寄托于佛教教义上,因而佛教才得以广泛传播。从政治方面,历代执政者为笼络安定民心,以巩固其统治,就借助于开窟造像来传播佛教,达到“助王政之禁律”的目的。  后赵石勒与佛图澄的故事  西晋晚期的

河南文化产业网讯:究其佛教在安阳一带的兴盛原因,从思想文化方面,佛教教义对一般民众而言,主要是生死轮回、因果报应以及功德等,比较关切。从现实生活方面而言,在那个年代中原地区战乱频繁,人民生活苦难,一般民众把希望寄托于佛教教义上,因而佛教才得以广泛传播。从政治方面,历代执政者为笼络安定民心,以巩固其统治,就借助于开窟造像来传播佛教,达到“助王政之禁律”的目的。

  后赵石勒与佛图澄的故事

  西晋晚期的中国大乱,一代叱咤风云的羯族领袖石勒逐鹿中原,为了打败群雄称霸,石勒专用杀戮来壮大声威。中原大地腥风血雨,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年已八旬的西域佛教沙门佛图澄来到中原,看到这处处惨不忍睹的情景,决定发挥佛的人性化威力作用,感化上层统治者,拯救广大民众,以此弘传佛法。

  佛图澄通过石勒的大将军郭黑略与他相见,用佛法“以和为尚”的理念感化了他,阻止了残杀无辜的行为,而积极为石勒出谋划策,帮助石勒取得了北朝政权,统一了中国的北方,随后在安阳邺城建立后赵国都。

  为了感谢佛图澄,后赵皇帝石勒拜佛图澄为师,称之为大和尚,称僧人为和尚。为了笼络安定民心,以巩固其统治,借助于传播佛教,达到“助王政之禁律”的目的,后赵皇帝石勒号令广大中州各族人民奉佛。一时全国到处建设寺庙,人们纷纷出家学习佛教。《高僧传》记载:佛图澄“前后门徒几且一万,所历州郡,兴立佛寺八百九十三所。”佛图澄本人严守戒律,深解佛典,且通晓世论,追随他受业的弟子常有数百。佛图澄于公元348年终于安阳,葬于漳河北岸,今107国道东,年寿116岁。

  继佛图澄之后,他的大弟子道安成为全国佛教中心人物。公元365年,冉魏皇帝冉闵兴起灭佛运动。为了避免战乱,道安和他的弟子法汰、慧远等500余人从安阳匆忙南逃过长江,在襄阳、扬州、荆州、庐山、川蜀等南方和西南方各地宣讲佛法,并组织佛典的传译。从此,佛教在全国更为兴盛起来。

  继道安之后,在安阳宣讲佛法,并组织佛典活动的全国佛教界知名人士有慧光、稠禅、法上、道凭、灵裕、慧休等。

  慧光法师13岁随父亲到少林寺出家,拜佛跋陀为师,慧光是佛跋陀收的第一个正式徒弟。慧光在佛学上卓有建树,是“地论宗”的开创者,为“华严宗”、“四分律宗”大师,是大乘教法的象征和最高权威。北魏皇帝任命他为国之僧统,即中央最高僧官。公元538年,慧光因病卒于安阳大觉寺,终年70岁,葬于漳河南岸1000多米西门豹祠之西南,今日安阳县安丰乡。慧光之后即由法上接替全国僧统。法上于580年7月18日卒于安阳之西北山区的(磊口乡)修定寺,终年86岁。法上担任全国僧统40年,功劳卓著,统一了全国和尚的服装以及寺庙的制度,一直延续到今。

  在北魏、东魏、北齐时代,与全国僧统慧光一样有名望的还有安阳人武僧稠禅。公元512年,时33岁的僧稠禅在佛教界享有盛名,应邀从安阳来到少林寺,拜少林寺创始人佛跋陀为师,成为少林寺最早的武僧,与慧光为师兄弟。他担任少林寺的第二任住持,为了强身健体,在他的号令下,少林寺和尚习武成为必修之课,并逐渐形成了精湛而丰富的少林武功。

  北齐时期,佛教活动成了全民行为。全国2000多万人,出家的僧尼达200多万人,仅北齐的国都安阳一带大小寺院达4000多所,出家僧尼达8万多人。

  北魏孝文帝与武僧张猛的故事

\

  佛教在中国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从公元446年北魏太武帝号令全国灭佛的行为,至公元490年孝文帝任皇帝,长达23年时间,佛教信徒们都四处躲闪,不寒而栗。可是佛教在中国的更为兴盛起来,就是在这暴风骤雨之后,呈现出的灿烂阳光。

  北魏的汉化运动主要倡导实施者为孝文帝,他登上皇帝位之后励精图治,在统一的北方大胆实行汉化运动,其主要的内容有迁都、改革官制、禁止胡语、胡服、改鲜卑姓为汉姓、禁止同族通婚、礼乐刑法等六个方面进行汉化改革。

  当年北魏孝文帝在他的陪都安阳居住8年。公元494年的一天,他在安阳西北35公里的清凉山围场狩猎,突然从山中窜出一只猛虎,张牙舞爪地扑向孝文帝。周围的侍卫顿时一片慌乱,孝文帝也目瞪口呆,不知所措。就在千钧一发之际,从半山腰跃出一位僧人,手持哨棒和猛虎搏斗起来。此时大家才清醒过来,纷纷弯弓搭箭,射杀了猛虎,孝文帝终于躲过了这场血光之灾。孝文帝得知搭救自己的张猛是个武僧,为感谢张猛的救命之恩,提出对张猛加封官职。张猛推辞不受,只求孝文帝在此创建寺院。于是孝文帝拨款兴建寺院,并将寺院命名为天城寺(今日修定寺)。从此,北魏孝文帝信奉佛法,大力提倡佛教,在他统治期间,佛教迅速发展起来,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出现第二次高峰。孝文帝对北魏宗教艺术的发展也有很大贡献。佛教的发展推动了佛教艺术的发展。当时最重要的佛教艺术形式,就是石窟艺术。我国三大石窟之一的洛阳龙门石窟就是孝文帝正式迁都洛阳那一年开始开凿的。另外,驰名中外的少林寺也是孝文帝于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为远道而来的印度高僧跋陀修建的。著名的佛教圣地五台山也是在孝文帝时期兴盛起来的。

  隋文帝、唐太宗与灵泉寺的故事

  中国佛教历史上有一处不能不提,而更不能遗漏的寺院,那就是安阳灵泉寺。灵泉寺始建于北魏,隋文帝时将宝山寺改为灵泉寺。历代僧人在此大造石窟,山岩遍刻塔龛,是全国最大的浮雕塔林,俗称“万佛沟”,又名“小龙门”。从北魏到北宋600余年,这里高僧云集,著疏佛经,兴盛之极。此为北方佛教圣地,规模宏大,有“河朔第一古刹”之称。

  在佛教里,如果能明了华严经,就是得到佛的全身。华严宗的理论特色是:“净心缘起论”,认为清净心是本源,是成佛之根据。因此,华严宗是中土大乘教中的一个综合教派。当时,安阳天喜镇村云门寺和南坪村灵泉寺就是弘传佛法华严宗经的重要场所。位于寺西的大住圣窟,是道凭法师的弟子灵裕法师于隋开皇九年即公元589年开凿。灵裕20岁左右来到当时佛教中心的安阳宝山寺,投在道凭法师门下。隋文帝杨坚下诏请灵裕到长安,敬之如师,并接受众高僧的建议,任命他为管理全国寺院僧尼的“国统”。不久灵裕推辞要回宝山寺,隋文帝再三挽留不住,只好送给绫锦衣服、绢300匹,帮助营建山寺。隋文帝亲自改宝山寺为灵泉寺,取灵裕的第一个字,又取此山中泉水的“泉”字,使灵裕的名字永世不朽。

  唐朝历代皇帝都要到灵泉寺进香拜佛,接受佛法华严宗经的洗礼。李世民皇帝率领文武百官和亲属到灵泉寺和云门寺进香拜佛,开展佛法事务活动期间,他的妻子生了一个儿子,李世民很高兴特地命名这个村为“天喜镇”。

  唐代玄奘法师在去西域和印度取经之前,来到灵泉寺拜灵裕法师弟子慧休大师为师,认真学习华严宗经。慧休寿终99岁。

\

  天下名山佛占多,地处八山环抱的灵泉寺有很强的灵气。1600年来难以数计的名人达贵和海内外的佛教僧人在这里学习佛教经典,有许多僧人受到灵泉寺的灵气氛围影响,成为中国佛教界知名人士。究其佛教在安阳一带的兴盛原因,从思想文化方面,佛教教义对一般民众而言,主要是生死轮回、因果报应以及功德等,比较关切。从现实生活方面而言,在那个年代中原地区战乱频繁,人民生活苦难,一般民众把希望寄托于佛教教义上,因而佛教才得以广泛传播。从政治方面,历代执政者为笼络安定民心,以巩固其统治,就借助于开窟造像来传播佛教,达到“助王政之禁律”的目的。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身试法 以身试法

以身试法成语名称以身试法成语拼音yǐ shēn shì f成语...

以酒解酲 以酒解酲

以酒解酲成语名称以酒解酲成语拼音yǐ jiǔ jiě chéng...

以身试险 以身试险

以身试险成语名称以身试险成语拼音yǐ shēn shì xiǎn...

以身许国 以身许国

以身许国成语名称以身许国成语拼音yǐ shēn xǔ guó成...

1997年9月22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9月22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9月22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9月22日...

最新文章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古诗原文[挑错/...

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 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

惟德动天,无远弗届。...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古诗原文[挑错/...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古诗原文[挑错/...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 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

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