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门品感应网
标题

佛教超越您的经验

来源:普门品感应网作者:时间:2019-10-30 09:55:26
如今,在物质飞速发展的世界各国正在出现种种佛教中所说的事实,如很多人能够回忆前世,显示神通神变,以及发现非人城市等,若这些实实在在的真实例子都不承认,那就只有在这个世界中闭塞视听来过日子,否则将无法面对现实。假如真正的现实也不承认,那怎么还会是一个真正的辩证唯物主义者呢?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思想意识应该真实地反映客观现实,并且我们的现实世界和社会又是在不断地变化发展的,所以我们的思想意识

\

佛教超越您的经验(发帖人:溪客)

《佛教科学论》索达堪布

对佛教应抱有正确的科学态度

世间上普通的人往往仅以自己的见闻和经验来判断一切事物,但这往往是不可靠的,我们的感觉和经验经常在欺骗自己。比如在看电影时,观众认为电影里人物的动作是那么活灵活现连续不断的,但懂得一点电影原理的人们都知道,电影的放映实际上是由一幅幅静止的画面串起来的,因为播放的速度很快,人的肉眼就觉察不出来了,误认为是连续的动作。又比如一个瓶子,在没有破碎之前,对于昨天、今天和明天的瓶子,人们都会认为是完全同样的一个瓶子,但佛陀则告诉我们,它是在刹那刹那地变化坏灭!因此,人类的经验往往就是对事物表层现象的一种虚假体验,对此,科学家们也有类似看法,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家威斯柯夫说:"量子力学是我们肉眼看不见的非物质能力,可是并不因它不可看见,我们就不能认识它和不相信它。在科学上几乎每一件事都是超过你的直接经验的。"而佛教里一些高深的道理,比如说空悲不二的哲学教义,更是超越一切相状的,是凡情不可思议测量之处。

现在人们不会仅凭日常生活中的经验或者是因为自己不能领会理解,就敢随意地去指责当代科学家们的发现是"唯心"或者是"迷信"。而佛法是更加地微妙难思,人们就更不应该在没有深入观察之前就任意随便地下结论。佛陀当时在菩提树下证悟后,曾经自语道:"甚深离垢染,光明如虚空,甘露微妙法,我今已获得。我虽欲示说,他人莫能解,意欲趣林薮,不说默然住。"但后因梵天王的劝请及忆念起以前的大悲愿力才开始转法轮。

虽然佛法很深邃,但是对于信众来说,由于有历代证悟了的传承上师们的教授,佛菩萨又有广大无边和无穷善巧的智慧把那些微妙难思的佛法深入浅出地道来,所以只要通过不断地闻思修习,具善缘和有信心的佛教徒们也是很容易地领悟到佛法的真谛。对于一些非佛教信徒来说,也许他们目前暂时还没有一个良好的机缘深入到佛法那广阔的智慧海洋中,但通过以上这种佛教与科学之间的对比思索,或许间接地能对佛法生起信心。

有些对于佛法基本道理都不懂的人,却好望文生义,比如对于空性,误解为既然佛教认为"四大皆空",就是悲观主义,消极逃避等等,这样随意猜测,妄加诽谤,这显然曲解了佛法里所讲述的甚深道理。在世间上,若是还没有搞清或是根本不了解对方的观点,就那么喋喋不休,除了以为你是疯子和别有用心外,人们对你还会有什么其它的想法呢?若是一个对是非毫无观察能力非常愚笨的人,说一些疯话也许还情由可原,但对于一个有智慧和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来说,做什么事情说什么话都应该经过详详细细周密的观察,特别是对于在中国和世界上流传影响达数千年的佛教,不但有精深博大的哲学文化内涵,而且在历代都有亿亿万万的人们在追随,所以就更应该慎重才对。戊戌变法的主要领袖、中国近代史上有重大影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康有为说:"佛学之博大精微,至于言语道断,心行处绝,虽有圣哲,无所措手,其所包容,尤为深远。"

辩证唯物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

有些共产党员以为,我们信仰的是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而佛教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宗教。事实上,佛教的理论是相当深奥的。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思想领袖陈独秀先生,1920年在上海组织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被选为总书记,他说:"佛法之广大精深,余所素信不疑者也。"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以唯物唯心的判断就能把二者完全对立起来的,它们只不过是不同的系统而已。

大家都知道,哲学是对人生、宇宙世界总的看法,涉及到精神与物质、自然与社会等各种现象而超越于各门具体学科,并对人们认识世界提供总的方法论和指导思想。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佛教就应该是一种哲学。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说:"宗教是整个世界总的理论,它是包罗万象的纲领。"中国早期著名革命家章太炎则说:"佛法……与其称为宗教,不如称为哲学的实证者。"并且佛教也是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在历代高僧大德对释迦牟尼佛的经文教义进行解释和注疏过程当中,形成了许多的流派,比如中观派和唯识派等等。关于对伟大中观学派思想的开创者龙树菩萨的认识,前苏联科学院院士彻尔巴茨基教授在《佛教涅槃概论》中说:"龙树应列入人类伟大哲学家之一。"他还把龙树的中观思想和英国现代哲学家布拉德烈以及德国伟大思想家黑格尔的哲学观点互相进行比较后说:"布拉德烈对于日常世界中差不多一切的概念,如事物和性质、关系、空间与时间、变化、因果、动作和自我等都一一加以驳斥,与龙树的否定论互相吻合,这是很令人注意的。从印度人的观点来看,布拉德烈可以说是一个纯正的中观派的哲学家;在这些相同之外,在黑格尔辩证法和龙树的辩证法之间或者可以发现更重大的亲切的类似。"

再者,佛教的思想理论也并非盲目或随心所欲地发展起来的,它建立在严密的推理论证基础之上。在藏地寺庙中曾有过的上千座辩经院就是一个明证,在这里佛法乃至人类思想中许许多多的概念和观点都要通过理性的检验。所以恩格斯也在《自然辩证法》中称赞:"佛教徒处在理性思维的高级阶段。"又说:"只有辩证的思维才是有效的。只有东方的佛教徒和希腊人处在人类辩证思维的较高发展阶段上。"中国社会科学院有一篇研究释迦牟尼佛和黑格尔的文章,从文章的内容可看出黑格尔的辩证思想,是受到佛教思想影响的。而对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历史渊源作过研究的人们都知道,马克思辩证思想则是与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与黑格尔的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佛教中有丰富的辩证主义思想,并直接影响到世界包括古今的很多大哲学家和大思想家,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者也承认的,如恩格斯在世间论中说:"人类到释迦牟尼佛时代,辩证思维才成熟。"从此语中可得知,佛陀以前整个人类都处于迷茫而无有成熟辩证思想的状态之中。

另外有一些人以为佛教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佛法里所有的教义和理论也是凭空唯心构造,或是仅凭个人的经验和信仰而建立起来的,并不是符合客观实际的,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科学才是客观的、唯物的,经得起实践检验的。但这样的看法并不被佛教徒所认同,因为佛法包括教法与证法,教法就是对宇宙世界中万事万物的看法,但它不仅仅停留在理论阶段,而且还包括有一整套的修行实践,这就是证法。一个人若是完全地遵照佛法的教义去实行,最后他就会亲证到佛陀所说的境界,那时佛法的教义就不只是书本上的理论而已,而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了,所以历代证悟了的高僧大德皆异口同声地称赞释迦牟尼佛金口所言的每一句经文皆真实不虚。从需要客观实践的验证这一点来看,马克思哲学、科学与佛教也都是相通的,而并不是相悖的,如科学家哈尔坦因所说:"有智慧的人将宗教和科学理论并用。"李石岑教授,曾赴欧洲各国考察西方哲学,是较早介绍宣传马克思哲学的著名学者之一,他说:"我以为佛学的提倡,不特于对科学毫无抵触之处,而且能使科学的方法上加一层深密,科学的分类上加一层正确,科学的效用上加一层保证。"现代科学之父、相对论的开创者爱因斯坦则说:"完美的宗教应该是宇宙性的,它超越一个人化的神,无须死板的教条及教义,包含自然现象和精神领域,基于对一些自然的和精神的事物的经验而成一体,只有佛教才能符合这些条件"。科学是最讲求客观实际的,既然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都认为佛教能与现代科学相依并用,那么对于那些思想陈旧老化的人,依然以为自己信仰的是客观唯物的科学和马克思主义,是与"主观唯心主义"的佛教水火不相容,抱着这些老思想的人现在是应该认真观察的时候了,不要以为自己的智慧和对现代科学的认识比爱因斯坦还伟大。

\

如今,在物质飞速发展的世界各国正在出现种种佛教中所说的事实,如很多人能够回忆前世,显示神通神变,以及发现非人城市等,若这些实实在在的真实例子都不承认,那就只有在这个世界中闭塞视听来过日子,否则将无法面对现实。假如真正的现实也不承认,那怎么还会是一个真正的辩证唯物主义者呢?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思想意识应该真实地反映客观现实,并且我们的现实世界和社会又是在不断地变化发展的,所以我们的思想意识也应跟得上现实社会的发展进步,如果只是一味地抱着一些陈旧观念,机械地摹仿一些过时的传统教条模式,那怎么会有新鲜的活力和强盛的生命力呢,这也违背了马克思关于事物是辩证发展的观点,这岂不成了假唯物主义了?

我们无论谈什么,都应站在公正的立场上,服从最符合事实的观点,这是合理的科学态度,也是佛教的精神所在,印度前总理尼赫鲁说:"要商谈任何问题,都必须在和平及民主的气氛中进行,就如佛教所作的教导。"可惜在我们现代的有些人没有什么观察能力,对一些观点和说法也不知道用辩证发展和公正的态度去好好地思维,我认为只要是自他都有益、经得起实践检验的主张,就应该值得我们去承认。

原文地址: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辞害意 以辞害意

以辞害意成语名称以辞害意成语拼音yǐ cí hài yì成语...

以身试法 以身试法

以身试法成语名称以身试法成语拼音yǐ shēn shì f成语...

以酒解酲 以酒解酲

以酒解酲成语名称以酒解酲成语拼音yǐ jiǔ jiě chéng...

以身试险 以身试险

以身试险成语名称以身试险成语拼音yǐ shēn shì xiǎn...

以身许国 以身许国

以身许国成语名称以身许国成语拼音yǐ shēn xǔ guó成...

最新文章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古诗原文[挑错/...

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 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

惟德动天,无远弗届。...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古诗原文[挑错/...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古诗原文[挑错/...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 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

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