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门品感应网
标题

佛祖统记

来源:普门品感应网作者:时间:2019-10-31 09:53:58
佛祖统记  佛祖统记  (宋)志磐  荆王夫人王氏  荆王楫。徽宗之子。夫人王氏。中事西方甚精恪。独一妾懈慢。夫人将逐之。其妾悲悔。极加精进。一夕异香遍室。无疾而终。  夫人忽梦妾起居叙谢。因夫人训责。今获往生。夫人曰。西方可往不。妾曰。但随妾行。夫人随之。见二池皆白莲华。或荣或悴。  妾曰。此皆世间发心修西方人也。人间才发一念。池中即生一华。随其勤惰。荣悴各异。  中有一华。朝服而坐。其衣飘扬。
佛祖统记

  佛祖统记

  (宋)志磐

  荆王夫人王氏

  荆王楫。徽宗之子。夫人王氏。中事西方甚精恪。独一妾懈慢。夫人将逐之。其妾悲悔。极加精进。一夕异香遍室。无疾而终。

  夫人忽梦妾起居叙谢。因夫人训责。今获往生。夫人曰。西方可往不。妾曰。但随妾行。夫人随之。见二池皆白莲华。或荣或悴。

  妾曰。此皆世间发心修西方人也。人间才发一念。池中即生一华。随其勤惰。荣悴各异。

  中有一华。朝服而坐。其衣飘扬。随风消散。即见宝冠璎珞。庄严其身。妾曰。此杨杰也。

  又有一华。朝服坐上。其华稍悴。曰。此马玗也。

  复前导数里。遥望金坛。光明交彻。妾曰。此夫人化生处。上品上生也。

  徐访杨杰则已亡。马玗则无恙。后夫人于生日。秉炉焚香。望观音阁。伫立而化。

  荆州王赵楫,是宋徽宗的儿子。夫人王氏,修净土法门甚精进恭敬。在女眷中,只有一个妾懈怠傲慢,于是夫人打算把她赶走。这个妾因此很悲伤后悔,受此刺激后,变得极端的精进。有一天晚上,她住的室内充满异香,而她却在没有疾病的情况下逝世。

  后来夫人梦到这个妾来向她道谢说,由于夫人的教训责备,使她得以往生西方。夫人问说:可以到西方去看看吗?妾说:您只要跟著我走就可以了。于是夫人随在妾的后面,到了极乐世界。见到有两个池子。里面全是白莲华,有的开得很繁荣,有的很枯悴。

  妾说:这些莲华,都是世间发心修净土的人。只要人们才发一念求往生,池子里面就会生出一朵莲华来。随著各人用功的勤惰情形,花就会显出荣悴的不同现象。

  其中有一朵华,里面坐的人穿著朝庭的礼服坐著,风吹衣扬,不久朝服消散,变成头戴宝冠,身披璎珞的服装。妾说:这是杨杰。

  又有一朵华,里面的人也是穿朝廷的服装坐著,不过华有点枯悴。妾说:这是马玗。

  又走了几里路,遥见有一座金色的坛台,发出耀眼的光芒。妾说:这就是夫人化生的地方,是上品上生。

  醒过来后,夫人派人去打探杨杰及马玗。知道杨杰已经往生,而马圩还活著没事。后来夫人往生那天,她是手里拿著焚香的香炉,眼睛望著观音阁,就这么站著就去了。

  蔡氏

  蔡氏居武林。早年孀居。持经念佛。每旦礼像。逾二十年。忽见金莲华现空中。遂索平时修行课目。卷而怀之。安坐而逝。

  蔡氏居住在武林,很早丈夫就过世了。她每天早上一定拜佛,并诵经念佛号,这样过了二十几年。有一天,空中忽然出现一朵金莲华。她就把平时早晚课的课目,卷起来放在怀里,很安详的坐著就往生了。

  冯氏

  冯氏。冯少师之女。承宣使陈思恭之妻。少多病。从慈受深禅师受教。持斋诵佛逾十年。益精进。谓族党曰。清净界中失念至此。支那缘尽行即西归。

  一夕语侍者曰。吾神游净土。获礼三圣。夫闻其语。即相陪念佛。右胁安卧而逝。三日之间。妙香芬馥。

  冯少师的女儿,嫁给承宣使陈思恭为妻。冯氏小时候就很多病痛,她归依慈受寺的深禅师之后,就持斋诵佛。十年多来,一天比一天精进。她跟族人说:原本我是清净的修行人,不料一失正念就落成这步田地。等到中国的缘分尽了之后,我就要回西方去了。

  有一天晚上,她向侍女说:我刚刚神游到净土,向西方三圣礼拜。她的丈夫听到侍者传话,就陪她一起念佛。冯氏后来右侧卧而逝,三天之内,室内都充满了妙香。

  陆氏

  陆氏家钱塘。王朝请妻。常诵法华。晚年尤笃净土。礼忏一会。念佛万声。凡三十载。

  因微疾。忽闻天鼓自鸣。人方惊异。即面西端坐而化。两手结印。

  钱塘人陆氏,是王朝请的妻子。经常诵《法华经》。晚年时,对净土法门特别精进,礼佛拜忏一次,就诵一万声佛号。如此凡三十年。

  后来生了小病,忽然听到天空有鼓声,大家正在惊讶之余,她就已经面向西边,手结印而往生了。

  周妙聪

  周氏妙聪。周元卿之女。每感母氏华台往生之瑞。尝诵经念佛愿生安养。病中请僧行忏。自见其身著新净衣。在楼阁上作礼念佛。

  谓家人曰。汝辈当勤修净业。吾当于净土待汝。即右胁吉祥。向西而亡。

  周妙聪是周元卿的女儿,对母亲临终时有莲华往生的祥瑞情形印象深刻,因此平日也诵经念佛,求生净土。她在病中请僧人代为拜忏,而她躺在床上,却见到自己穿著干净的新衣,在楼阁上礼佛念佛。

  临终时她告诉家人说:你们要勤力修净业,我会在净土等你们。说完之后,她就右侧卧,面西而亡。

  秦净坚

  秦氏净坚,家松江。厌恶女身。与夫各处。精持斋戒。阅华严经法华光明般若无虚日。晨昏修弥陀忏。日礼佛千拜。久之。有光明入室中。面西念佛安坐而化。

  秦净坚家,住在松江,她很讨厌生为女儿身。因此与丈夫分房而居,很严格的持斋戒。她每天阅读《华严经》、《法华经》、《金光明经》、《般若经》等,没有一天空过。早晚都修弥陀忏,每日拜佛一千拜。日日如此,持续甚久。有一天,有光明照到她的室内,只见她面向西方念佛,安然坐著往生。

  郑净安

  郑氏净安家钱塘。念佛诵经日无虚度。后得疾祷之于佛。闻空中声云。汝行有期。无得自怠。又见佛身金色。

  即奋身起。面西端坐。令男僧义修讽阿弥陀经。倏然而化。其女梦母报曰。吾已得生净土。可说修师令知。

  郑净安家住钱塘,每天都念佛诵经。后来她得了病,就祈请佛加被。忽然听到空中有声音说:你要走的日子到了,不要自我懈怠。这时她又见到佛身金色在空中显示。

\

  于是她就奋身而起,朝西端坐。请当比丘的儿子义修为她诵《阿弥陀经》,她就很快的去世了。后来她的女儿梦见她说:我已经往生西方了,你去告知义修法师。

  秦净乐

  秦氏净乐家钱塘。其夫姓于。卖鱼为业。有子遭官事破家。秦氏愁苦。几欲沉身于江。遇净住寺照师劝之曰。有此烦恼。宿世怨家。枉自沉江。不如念佛。

  秦氏醒然回心。即烬一指。誓长斋三白。念佛十年不怠。见一切人皆称佛子。一日请戒行人讽观经。每一观诵佛千声。至像观忽焉而化。

  秦净乐家住钱塘,丈夫姓于,以卖鱼为生。儿子犯法入狱,家庭因而破亡。秦氏深以此为苦,常想跳河自杀。后来遇到净住寺的照法师劝她说:所以会有这种烦恼,都是由于他是你前世的怨家。你如果因此而沉江自尽,不如念佛求生西方。

  秦氏听了这番话,醒了过来。就在佛前烧一个指头供佛,发誓三称要吃长素。从此十年间不懈怠的念佛,见到一切人都尊称为佛的弟子。有一天,她请持戒的修行人为她诵《观无量寿佛经》。戒行人每诵完一个观想,她就念佛号一千声。诵到像观的时候,她忽然就往生了。

  袁氏

  钱塘袁氏。因往灵芝受菩萨戒。即断荤酒。进修净业。一家皆服其化。二十年不渝初志。一日病中。请圆净律师说法。忽见佛菩萨众现前。端坐而化。

  钱塘人袁氏,自从到灵芝寺受菩萨戒之后,就不再吃荤血,也不喝酒了。从此就修净土法门,二十年始终不变,一家人也全都受她的感化。病中有一天,她请圆净律师来为她说法。正在说法的当儿,她忽然见到佛菩萨在眼前出现,她就端坐而往生了。

  陈妪

  钱塘陈氏妪。从灵芝受菩萨戒。专心念佛。日课千拜。常有舍利散经案上。临终见化佛来迎。顾旁人语未及半。已凝然不动矣。

  钱塘人陈姓老太太,自从在灵芝寺受菩萨戒之后,就专心念佛,每天还拜佛一千拜,因而经常有舍利子出现,散置在她的佛桌上。临终的时候,她见到化身佛来迎接。她向旁边的人讲述此境界,话尚未讲到一半,人就已经不动往生了。

  黄氏

  四明黄氏早丧夫。归父舍修净业。临终称佛结印。履地徐行。俨然立化。家人筛灰于地以验生处。见莲华一朵生于灰中。

  四明人黄氏早年丈夫就过世了,于是她就回娘家专门修净土。临终时她口称佛名,手结印信,在地上慢慢的行走。然后她就停步站立,很庄重的去世了。火化之后,家人把她的骨灰筛在地上,以检验她投胎之处。结果看见骨灰里面生出一朵莲华。

  王氏

  武林王氏。常诵法华。念佛求度。一旦见菩萨大身。住立空中。遂连称菩萨高大。菩萨高大。又云。恐女人足秽。难升华台。语毕而化。

  武林人王氏,经常诵《法华经》,并念佛求生西方。有一天,她见到菩萨高大的身体显现在空中。于是她嘴里就说:菩萨高大,菩萨高大。接著她又说,怕女人的脚脏,没有办法升到华台上。话讲完之后,她就往生了。

  孙氏

  四明孙氏。寡居斋戒。礼诵念佛。三十年不懈。手制衣衾鞋袜施僧。不记其数。

  一日微恙。见异人立床前曰。宜勤精进。又梦八僧绕行忏室。身挂缦衣。随僧行道。

  遂沐浴净衣。请僧行忏。于大众前。端坐诵经。至一心不乱。左手结印。奄然而化。远近皆闻。空中奏乐。

  四明人孙氏,丈夫过世后,就持斋戒,礼佛念佛,三十年来都不懈怠。她亲手做了很多衣服、被子、鞋子、袜子布施给僧人。

  有一天她稍微觉得不舒服,躺在床上时,她见到有位奇特的人,站在她床前说:你要精进用功。她又梦到有八位僧人,在忏室里面绕行,而她自己也身披缦衣,跟随僧后行道。

  于是她就沐浴,并换上干净的衣服,请僧人行忏法。而她自己则端坐在众人面前诵《阿弥陀经》。诵到一心不乱的句子处时,她左手结了个印信,就忽然往生了。而远近的人,都听到空中传出的音乐声。

  李氏

  上虞胡长婆李氏。夫丧后。日夜高声诵弥陀经。凡十余年。一旦有僧覆以绯盖。告之曰。汝今月十五日夜子时去。问师何人。答曰。我是汝念者。

  婆遂会别诸亲。至时果有异香光明。即端坐而逝。七日火化。齿如雪玉。舌如红莲。眼如蒲萄。皆精坚不坏。舍利不可以数。次日焚处。生一华如白罂粟然。

  上虞人胡长的老婆李氏,在丈夫过世之后,日夜高声诵读《阿弥陀经》,如此不断有十几年之久。有一天,她梦见有一位僧人用红色的幡盖遮盖她,并告诉她说:你这个月的十五,晚上十二点,就要离开人间了。她问:师父您是什么人?僧人回答说:我就是你经常念的那人。

  于是李氏就与诸亲友告别。到了那天的子时,果然室内充满了香味及光明,李氏就端坐往生了。七天之后火化,发现她的牙齿雪白如玉,舌头有如红色的莲华,眼睛像葡萄,都坚固不坏。舍利子更是多得数不清。而在她焚尸之处,第二天还生出了一朵花,有如白罂粟。

  王氏

  安吉王氏女。日诵弥陀观音金刚诸经。念佛求度。母病亡既殓。恶血流滴。女发誓曰。若我孝心真实。愿臭气不生。言讫流血即止。以舌舔漏处。绝无秽气。

  父娶后室。与同修净业。女得疾。请僧说净土观法。忽索衣吉祥而卧。继母筛灰于室以验受生。见灰中印出莲华数朵。

  王姓安吉人的女儿,每天诵《阿弥陀经》、《妙法莲华经观世音普门品》及《金刚经》,并念佛求生西方。她的母亲死后要入殓时,身上一直有脏血流滴出来。女儿就发誓说:如果我的孝心是真实的话,希望臭气不再流出来。说完之后,血就不再流了。而她用舌头舔沾染秽血的地方,却一点臭气也没有。

  她的父亲娶了后母,这位后母与她一起修净土法门。后来她生病了,于是就请僧人为她讲说净土的观想法门。她听著听著,忽然就要换穿干净的衣服,然后右侧卧而逝。火化之后,继母就把她的骨灰筛在室内,想要验知她受生之处,结果见到灰中印出了几朵莲华。

  盛氏

  钱塘盛氏。日课观经。诵佛不辍。一日病中。浴毕面西问家人云。闻磬声乎。净土圣众且至。已而合掌喜跃曰。佛菩萨已至。观音手执金台。如来接我登座。即奄然而化。

\

  钱塘人盛氏,每天诵《观无量寿佛经》,且念佛号不停口。病中有一天,洗过澡之后,向西而坐问家人说:有没有听到引磬声呀,净土的圣众快要到了。不久之后,她就很欢喜的合掌说:佛菩萨已经到了,观音菩萨手里拿著金台,如来迎接我登上座位。于是她就忽然往生了。

  沈氏

  钱塘沈氏。念佛十余年。日加精进。命工画八尺弥陀像。病中安设床前。欣然曰。我何多幸。即请僧念佛相助。忽曰。见一僧长大。授我金座。即行恐有障缘。望众更为念佛。众皆勇猛厉声。良久复云。念佛功德。已登金台。此去不回矣。即瞑目而逝。

  钱塘人沈氏,念佛念了十几年,一天比一天精进。她请人帮她画了一幅八尺的阿弥陀佛画像,在她病中时,就把这幅画放在床前。她很欣慰的说:我真是幸运呀。于是就请僧人来替她助念。

  在助念的当儿,她忽然说:有一个很高大的僧人,给了我一个金色的座位。可是我有些障碍的因缘,还不能马上走,请大家再替我念佛。于是众人就很勇猛大声的念佛,过了很久之后,她又说:由于大家念佛的功德,我已经能登上金台了。此番去后,不再回来啦。说完就闭目逝世了。

  翁婆

  汾阳约山翁婆。每日嗟叹世间无常。无一可乐。月晦必请僧二员。永夜念佛。翌日设斋。婆手自营办。临终之夕。咸见佛光入室。宝盖覆于庭上。婆忽迁化。

  汾阳约山的翁婆,每天都感叹世事无常,没有一件事情是快乐的。每个月的最后一天,她一定请两位出家众,到她家整晚念佛。第二天,她一定亲自设斋供养二僧。

  临终那晚,大家都看到佛光进入她的房间,天空有宝盖遮覆她家的门庭,这时翁婆就忽然往生了。

  裴氏

  汾阳裴氏女。专心念佛。以小豆为数。积满十三石。报尽之日。索火烧香。口云。佛以华台与我。今当往生。

  汾阳裴家的女儿,一向很专心念佛。她用小豆来记她念佛的数目,一共累积了十三石。命终的那天,她点火烧香,嘴里说:佛拿华台给我,我现在要往生了。

  孟氏

  醴泉孟氏女。久缠重病。沙门劝令念佛。三年谓夫曰。可急报诸亲。令来相送。

  暨毕集。女焚香与众念佛。见空中执锡沙门曰。汝当往生。已而佛菩萨至。幡华排空。忽然迁化。

  醴泉人孟氏,病重了很久,沙门就劝她念佛。三年之后,她跟丈夫说:赶快通知诸亲友,请他们来给我送行。

  所有的亲人都聚集了之后,孟氏就烧香和众人一起念佛。这时空中出现一个手执锡杖的沙门向她说:你要往生了。不久佛菩萨到了,天空中满是幡盖及天花,孟氏就往生了。

  梁氏

  汾阳梁氏女。两目俱盲。遇沙门劝令念佛。越三年。双目开明。后忽见佛菩萨幡盖来迎。即日命终。

  汾阳人梁氏,两个眼睛都瞎。有沙门劝她念佛,三年之后,她的两眼突然打开来,看得见了。接著她看到佛菩萨及幡盖满天来迎接她,当天她就命终了。

  陈氏

  陈氏。赜禅师之母。住广平普会。迎侍方丈东室。翦发为出家相。朝夕念佛。四众称为道者。

  后病中。集缁素鸣磬念佛两日。忽合掌瞻像。泊然而化。明日顶温。面色鲜白。

  师前一日梦母谓曰。我见尼师十余来相召。师应之曰。此往生之祥。言已坐灭。面色变白。至是果然。

  广平普会寺的赜禅师,迎接母亲陈氏住方丈的东室。陈氏也把头发剪掉,现出家人的样子,每天早晚念佛。在家众和出家众,都称她为道者。

  后来她在病中,寺里就集合了僧俗二道,敲引磬念佛两天。她忽然合掌瞻视佛像,然后就往生了。第二天她的头顶还是温的,面孔变得很白净。

  她往生的前一天,赜禅师梦见他母亲跟他说:我见到有十多位比丘尼来叫我去。赜禅师回应说:这是往生的祥瑞之兆。话才说完,他母亲就坐著往生了,而脸色则转变得很白净。后来果然如此。

  陈氏

  吴兴陈氏。受持斋戒。诵法华经五千部。金刚经及弥陀经各五千四十八部。念佛满三十年。一日不食。家人问欲何所须。答云。欲求见佛。言讫右胁而化。

  吴兴人陈氏,守戒律吃素。念佛三十年中,尚诵了五千部的《法华经》,及各诵《金刚经》和《阿弥陀经》五千零四十八部。有一天她不吃东西,家人问她到底要干什么。她回答说:想要求见阿弥陀佛。讲完之后,就右侧卧而往生了。

  胡氏

  会稽胡氏净安。礼阿弥陀佛八万四千相好者四会。偶微疾。见佛来迎。安庠坐逝。路人闻空中乐声。隐隐西去。

  会稽人胡净安,曾经四次礼拜阿弥陀佛的八万四千相好。后来她生小病,见到佛来迎接她,就安然坐著往生。路上的人听到空中有音乐声,渐渐向西传去。

  孙氏

  钱塘孙氏女。常念佛持咒。因病请清照律师至。谓曰。久病厌世。愿求往生。师为谈净土因缘。大喜。

  至夜。梦师持药一盏。服之流汗。身心轻安。三日后语侍人曰。迦叶尊者在此。好大金莲华座。即瞑目结印而化。

  钱塘人孙氏,经常念佛持咒语。在病中她请清照律师来说:我病久了,十分厌世,希望能往生极乐世界。清照律师就为她说往生净土的因缘,她听后非常欢喜。

  晚上,她梦见清照律师拿了一小杯药给她,她喝了之后全身流汗,身心都觉得舒畅无比。三天之后,她向侍者说:迦叶尊者在这里呢,好大的一朵金莲华座呀。于是就结印闭目往生了。

  郭氏

  仁和郭氏妙圆。长斋念佛。诵法华弥陀经及二忏。常谛观落日。对想西方。忽空中告云。郭妙圆决生净土。

  清照亨律师即其兄。尝往寺中建系念会。作百僧斋。临终之际。请亨师说法。求佛接引。即时端坐。凝然不动。

  仁和人郭妙圆,吃长素念佛。她诵《法华经》、礼法华忏,及诵《阿弥陀经》、礼弥陀忏。经常修十六观中的落日观。有一天,空中有声音告诉她说:郭妙圆一定可以生西方。

  清照亨律师是她的哥哥,她曾经到亨律师的寺里建三时系念会,又作百僧斋。临终之际,她请亨律师来说法,求生西方。后她就端坐往生了。

  周婆

  周婆家太平州。早年念佛专注。一夕胡跪念佛。泊然而化。邻人见数僧自婆家出。引婆腾空而去。

  周婆家住太平洲,早年就很专心念佛。有一晚她跪著念佛时,就忽然往生了。邻居见到有几位僧人从她家出来,带著周婆向西而去。

  龚氏

  钱塘龚氏。昼夜念佛。诵弥陀经。偶得疾。请亨律师指示西归。讲说未终。端坐而化。

  老妾干氏。亦念佛不辍。一夕梦龚氏告曰。我已得生矣。汝后七日。亦当往生。至期果逝。

  钱塘人龚氏。平常昼夜不停念佛及诵《阿弥陀经》。后来她偶尔生病,就请亨律师指示她该如何往生。亨律师尚未讲完,她就已经端坐往生了。

  她丈夫有个年老的妾干氏,平常也不停的念佛。有一晚她梦见龚氏告诉她说:我已经在西方了,七天之后,你也会往生的。七天之后,干氏果然就去世了。

  钟婆

  嘉禾钟婆。日诵弥陀经十卷。余时念佛。二十年为常课。一日语其子曰。见大白莲华无数。一妇人端正好衣立我前。又众僧在此。何以供养。子云不见。遂无语端坐。耸身而化。

  嘉禾人钟婆,每天诵十卷《阿弥陀经》,其他的时间就念佛,二十年来都这么做功课。

  有一天她告诉儿子说:我看见好多好大的白莲华。有一位长得很端正,衣著很考究的女人站在我的前面。这么多僧人在这里,要如何供养才好呢。她儿子说看不见。钟婆就端坐不语,不久就耸著身体往生了。

  黄婆

  潮山黄婆。持金刚法华。专心念佛。暑中忽得痢疾。但饮水不食。邻居沙门善修。常建念佛会。婆病中欲请修。修梦婆来谓曰。将往西方。修未以为异。

  越二日。婆西向念佛十声。端坐而化。远近皆见红霞覆婆之屋。

  潮山人黄婆,平常诵《金刚经》及《法华经》,并专心念佛。有一年夏天,她忽然得了痢疾。于是就光饮水,而不吃东西。她家隔壁的佛堂,有沙门善修,经常建念佛会。黄婆在病中想要请善修法师来,结果修师梦到黄婆向他说,她要去西方了。修师醒来之后,不觉得有什么奇怪。

  两天之后,黄婆面向西方,念了十口气的佛号,就端坐往生了。这时远近的人,都看到红色的云霞覆盖在黄婆的屋子上。

  朱氏

  雷川朱氏。念佛三十年。每读金刚经。以为圣贤在此。不敢踞坐。后忽不食四十日。唯饮。

  梦三僧入室。各执莲华谓曰。我先为汝种此莲华。汝却归来。既觉喜悦。乃请僧众念佛为助。即就座而化。

  雷川人朱氏,念佛念了三十年。当她读《金刚经》的时候,知道佛菩萨就在面前,因此不敢坐著。后来忽然四十天她都不进食,每日只饮水而已。

  有一天,她梦见三位僧人进入室内,手里都拿著莲华向她说:我先替你种这朵莲华,之后你就要回来了。醒过来之后她异常欢喜,就请僧众为她助念,她就在位子上坐化了。

  项氏

  项氏妙智。四明鄞人。寡居。二女悉令为尼。同居杨氏堂。见人唯劝念佛。晚岁偶疾。谓女尼曰。多有尼僧相待西归。

  乃请人念佛。忽曰。我欲坐化。错无作棺也。女曰。佛用金棺无嫌也。母喜。讽上品观。转身面西。两手作印。微笑而逝。时绍定六年。

  项妙智是四明鄞人,丈夫早逝。她让两个女儿都出家,和她们一起住在杨氏堂,见到人她就劝人念佛。晚年时有一次生病,她就告诉女儿说:有很多僧尼等著我去西方。

  于是她就请人助念,正在助念时,她忽然说:我是要往生的,以前做的棺材错了。女儿告诉她说:佛陀涅槃时也没有嫌弃那金的棺材呀。于是她就很欢喜的诵上品观,然后转身向西方。两手结印,微笑而逝。当时是绍定六年。

  沈氏

  沈氏妙智。四明慈溪居。自幼蔬食念佛。长归章氏。未尝中废。施米贷被。以济饥寒。常诵弥陀经为日课。

  一夕微病。念佛尤力。忽见佛菩萨长者居士。拥立目前。灯光千脉累累然。状如虹桥。即日右胁吉祥。凝然不动。时端平二年。

  沈妙智住在四明的慈溪,从小就吃素念佛。长大后虽然嫁为章家妇,依然不变。她布施米粮棉被,救济饥苦贫寒人士。平常每日,她一定诵《阿弥陀经》。

  有一晚,她觉得身体有些不适,于是就更用功的念佛。忽然她见到佛菩萨及长者居士都涌现在眼前,光芒有百千条之多,好像彩虹桥般。当天她就吉祥卧而逝,神态非常平静。正是端平二年的事。

  施氏

  沈铨家钱塘。同妻施氏专心净土。请照律师依观经绘九品往生图。印施般若经。供佛饭僧。径山天宁五刹。皆建大殿像。平时诸善。悉用回向。铨及施氏。前后命终。皆感化佛。持锡接引西去。

  沈铨家住钱塘,他和妻子施氏,都专修净土法门。他们曾经请清照律师,照著《观无量寿佛经》上所言,绘九品往生的图相。同时他们还印施《般若经》,供养佛陀并斋僧。径山天宁等的五所佛寺,他们都出钱塑大殿的佛像。平常做任何善事的功德,他们一律回向往生西方。两夫妻先后命终,都有化身佛,接引他们生西。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锥刺地 以锥刺地

以锥刺地...

以身殉国 以身殉国

以身殉国...

以进为退 以进为退

以进为退成语名称以进为退成语拼音yǐ jìn wéi tuì成...

以锥餐壶 以锥餐壶

以锥餐壶成语名称以锥餐壶成语拼音yǐ zhuī cān hú成...

以铢称镒 以铢称镒

以铢称镒成语名称以铢称镒成语拼音yǐ zhū chēng yì成...

最新文章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古诗原文[挑错/...

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 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

惟德动天,无远弗届。...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古诗原文[挑错/...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古诗原文[挑错/...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 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

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