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门品感应网
标题

佛教祖庭茶文化

来源:普门品感应网作者:时间:2019-10-12 09:54:54
佛教祖庭茶文化  佛教的祖庭文化孕育了和谐、雅致的佛教茶礼,成为陕西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饮茶风尚的普及并向高雅境界,发展到创立茶道,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李三原)

佛教祖庭茶文化

\

  佛教是东汉末年传入我国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盛行,至唐而大盛。当时的长安作为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佛教得到了空前发展,除了法门寺是皇家寺院外,还出现了汉传佛教六大祖庭:大慈恩寺(唐代长安的四大译经场之一,是中国佛教法相唯识宗的祖庭)、大兴善寺(中国佛教密宗祖庭)、华严寺(中国佛教华严宗的祖庭)、香积寺(中国净土宗祖庭)、净业寺(佛教律宗的发祥地)、户县草堂寺(三论宗祖亭)。

  茶在唐代中期的兴盛,在很大程度上是在佛教发展的基础上风盛起来的。佛教重视“坐禅修行”,要求排除所有杂念,专注于一境,以达到身心“轻安”、观照“明净”的状态。所以要求参禅的僧人要“跏趺而坐”、“过午不食”。由于坐禅中闭目静思,极易睡着,而茶则有提禅养心之用,又可使饥饿感减轻,所以坐禅中“唯许饮茶”。 于是在长安佛教六大祖庭寺院饮茶之风大盛,形成了寺必有茶,教必有茶,禅必有茶的风尚,并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和全国各地。

  当时长安寺院十分讲究饮茶之道,寺院内设有“茶堂”,是专供禅僧辩论佛理、招待施主、品尝香茶的地方。法堂内的“茶鼓”是召集众僧饮茶所击的鼓。另外寺院还专设“茶头”,专管烧水煮茶,献茶待客,并在寺门前派“施茶僧”,为香客施惠茶水。寺院中的茶叶,称作“寺院茶”,一般用途有三:供佛、待客、自奉。僧人待客以中等茶,自奉以下等茶,供佛则用上等茶。“寺院茶”按照佛教规矩有不少名目,如每日在佛前、堂前、灵前供奉茶汤,称作“奠茶”;按照受戒年限的先后饮用的茶,称作“戒腊茶”;化缘乞食得来的茶,称作“化茶”等等。

\

  佛教的祖庭文化孕育了和谐、雅致的佛教茶礼,成为陕西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饮茶风尚的普及并向高雅境界,发展到创立茶道,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李三原)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1998年10月15日出生的人五行 1998年10月15日出生的人五行

1998年10月15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8年10月15日...

1998年10月16日出生的人五行 1998年10月16日出生的人五行

1998年10月16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8年10月16日...

1998年10月11日出生的人五行 1998年10月11日出生的人五行

1998年10月11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8年10月11日...

1998年10月14日出生的人五行 1998年10月14日出生的人五行

1998年10月14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8年10月14日...

1997年9月3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9月3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9月3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9月3日出...

最新文章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古诗原文[挑错/...

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 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

惟德动天,无远弗届。...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古诗原文[挑错/...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古诗原文[挑错/...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 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

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